新历年一过,春节就快到了,在我的记忆中,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如今的孩童们,怕是再也感受不到,我们80后那一代人过年的喜悦了罢。
我们印象中最深刻的岁月,大抵在九几年,十来岁的年纪。那时候物质远没有现在丰富,饺子,似乎也是在节日才吃上那么几次。新衣服,基本上是过年或者换机才买上一两件。
孩童们,一到腊月,就开始念起童谣,那些童谣,就是数着日子到过年的真实写照。我依稀记得,寒假一开始,就开始帮家里大人收拾东西,打扫,蒸馒头,炸油条等。在我们村,我们家的厨房排风系统算的比较好的,所以,一过腊八,村里的婶子们就各自带着家里的米面油菜到我们家蒸馒头和炸油条。我和小朋友们,就在院子里打打下手,帮忙捡点柴之类的。有时候会一起做做寒假作业。
一般寒假期间,电视都会放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于是,看电视也是过年期间占用时间比较多的娱乐之一,那时候都是循环播放,80几集的连续剧,几天就播一个遍,经常会重复看某一集,依旧乐此不疲。
快到过年,村里外出务工的小青年们都回乡了,便回给我们这些年纪偏小的孩童们讲一下外面的世界,在某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群小孩们围着1-2个大孩子,这些大孩子们往往穿的用的,都比较新潮,让小伙伴们惊奇不已,我们听他们描述外面精彩的世界,讲到开心处,大家一起大笑起来。
时间慢慢过去,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一天,是最有仪式感的一天,晚上要放鞭炮,初一早上要很早起床,我们称之为起五更,寓意起的越早,收成约好,赚的越多。而这一天,父母亲戚也会给我们一点压岁钱,任由我们买点自己心心念念的小东西。这,也是小朋友们,喜欢过年的原因之一罢。
初一这天,按我们当地的风俗,是不能做事的,就是到处串门玩儿,到街上闲逛,大家在一起聊天扯淡。多年来,我们村自发形成了一个节目——比炮,也就是村里的年轻人们,聚在村口,把自己家里买的炮,一一拿出来放掉,听响声,然后对炮进行讨论评价。
早饭一过,大约七八点的时间,年轻人们都从家里三三两两的出来,聚在村口的小卖部,开始比炮,这个时间大概可以持续上两个小时,然后就各自散去,给村里的长辈老人们去拜年,长辈老人们也会准备一点压岁钱给小朋友们,然后就是卖小玩意儿是杂货车子会出来售卖,这是这一年中,我们随便花可以自由支配的钱的日子。
随着我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年味也越来越淡,现在在城市里过春节,只是一家人在自己房子里看看电视,刷刷微信,儿时的年味,也只会存在记忆里。
儿时的年味,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