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好,我今天询问了孩子上学情况,她说的好像和班级优化大师上面反应的不太一样,她跟我说数学课还被您表扬了坐姿端正,今天是有和同学吵架,并两次数学上课没认真听讲了吗?”这是2023年10月8日晚接到的一位学生家长发给我的微信信息,并且还发给我班级优化大师截图。
这位家长是上学期找我事情的那位。一看她的信息,心想问题应该不简单,绝对不能轻处理。而且我记得下午的某一节课前准备,我确实是还表扬过这个孩子,可能是负责记分的同学弄错了。于是实事求是的回复道:我今天确实表扬孩子了。关于扣分,有同学和孩子解释吗?我明天问一下负责同学具体情况。家长说:好的,谢谢马老师,孩子没有看到闪光点,看到了5个改进提醒,她挺难过和委屈的,刚看到您亲口确认有表扬她,更是哭出了声,那麻烦您明天核实一下,同学之间或孩子本人有什么问题,咱们再沟通[抱拳]
第二天一早,我见到班级里负责记分的同学来到学校,便详细询问情况。得到结果是负责记分的两个同学重复扣课堂不认真听讲的分数,而下午老师表扬的分数没来得及加上。于是我安排撤销一个重复扣分的,添加未加的分数。
貌似这个问题结束了。不,关于和同学吵闹的事情,听完她的描述后发现还需要帮助她好好处理一下。
中午吃完饭,我把这个女孩(MD)叫到身边,了解她与同学吵闹原因。吵闹是源于另一个女孩JX说她上课不认真听讲,并且使用不该带到学校的修正带。但这个女孩非常生气地说JX是故意针对她,还说到抢她的朋友。她本来在班里和TQ是好朋友,但是国庆节放假回来,TQ便开始和另两个女孩一起玩。每当她想找TQ的时候,JX就拉着她与她们一起玩。她说一年级的时候她和JX曾经是好朋友,但自从二年级,JR转过来之后,JX便经常和JR一起玩,慢慢疏远了她。她因此很受伤。后来三年级,她找到TQ做好朋友,他们周末有时候也会和双方家人一起约着玩,相处都很愉快。但四年级后,尤其是国庆节回来,感觉TQ就经常和别人玩。她又一次感觉被抛弃,再加之心中对JX的怨,于是就觉得JX是见不得她有朋友,她说她没什么朋友,在班里好不容易有个好朋友,还被人抢走。说着说着便伤心哭起来。听完MD的描述,我把JX从教室叫出来,让JX说说听到MD的想法后自己怎么想?JX告诉她国庆节回来后她和TQ、JR共同话题比较多,相处比较愉快,所以下课就喜欢在一起聊会儿天,并没有故意想从MD身边抢走不让TQ和她玩。反而是TQ自己说她不想和MD玩。并且一年级他们的确曾经是好朋友,互送礼物,那是因为当时MD美术比较好,而JX也喜欢美术,很想从美术好的孩子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但后来她不喜欢美术,喜欢书法了,比较喜欢和学习好的孩子在一起玩。当时也没有故意不理她。听完JX坦诚的讲述后,我问MD,她也觉得是自己多心了。后来我把TQ叫出来,问她和MD之间的事情,TQ说昨天MD说要和她绝交,她之所以不想和她玩的原因是感觉相处有点累,或者感觉被他人控制,感觉MD只允许她们俩玩儿,不想让她与其他人玩。此外,JR也出来告诉她班级优化大师上她的扣分原因,还举了例子来说明朋友不是只能有一个,他们之间除了是朋友,彼此还有很多好朋友。
尽管花了中午一个午自习时间,但是这种几个同学之间坦诚布公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治愈方式。他们之间的问题就是源于缺乏沟通,彼此之间互相猜疑,造成了误解和隔阂。
关于MD所遇到的问题,后来在下午第三节音乐课,我单独和她说了这么几点:
1、非常理解MD的感受:孤独而又很敏感,多疑导致很痛苦。但是需要明白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曾经是好朋友,并不代表就要一辈子做好朋友。在小学同学里,有没有单纯的关系,可能有。不过,班级也是一个小社会,关系建立在价值的利用上。如果你学习好,或者某一方面突出,可能会自然吸引一些朋友到你身边。当然我也给她举一些例子让她更容易接受。
2、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别人可以做自己的朋友,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朋友,自己也可以有别的朋友。
3、班级是一个整体,大家都是同学,要团结友爱,不允许搞小团体,造成分裂。最后,我问MD的想法,她说:一方面专注于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做优秀的自己:另一方面,允许TQ去和别人做朋友,如果她还愿意和我做朋友,我也愿意接纳,同时自己也积极交往其他好朋友。
下午MD上自主作业班到6点,正好由我带班并放学。放学后正好遇到她妈妈接她,于是我就和她妈妈当面聊了这个事情,谈到我对孩子的开导,谈到任何关系都是动态变化的,家长也很有共鸣。同时我也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多结交朋友,拓展关系。
今天的这个事情,尽管花费了不少时间,但解决了MD和她家长的问题,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