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如何如阅读一本书,阅读的方法只有通过刻意训练才可以融合真正变为自己的方法,这一章就按照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
(分析阅读过程中,我一直把握不住整体和细节,对于有些细节反而忽略,这一章就是对着永澄老师的语音转录和书逐字逐句进行分析学习,对分析阅读细节处理开始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一章的结构很清晰,很容易就厘清自己的思路,大概花了十几分钟。
1、关键字:单字,词义,模糊、沟通、文法、逻辑、关键字、消极和积极
文章多次出现单字,但是我自己不太理解单字指的是什么,最后通过听老师音频才想到,这本书的原作者是外国人,书写方式是英文,我们现在读的书也是英文翻译过来的,英文的单字翻译成汉语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词语。
词义,为什么是词义呢,词语的意义,而不是词语的意思,这两个之间有区别吗
共通的,共通的是什么
还有文中出现一个词,泰半,当时我以为是书写错误(盗版书),最后听完音频才发现,大家的书上都有泰半这个词,那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2、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什么呢,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讲的是为什么要找出共同单字
第二部分将的是怎样找出关键字,消极和积极的两种方式,消极的方式指的是寻找那些让你头痛的字,积极的方式是针对主题知识领域来寻找,后面作者还强调了如果你在读一本有助于增进理解力的书,那你可能无法了解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这是很合理的,哈哈,很贴心,有没有。
第三部分是怎样找到单字的字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字只有一个意思,另一种有单字有很多意思,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你所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
3、检视阅读的收获和疑问
二、分析阅读
接下来开始分析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带着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去读,回忆一下,都有什么问题,作者总体结构是什么,细节是怎么展开的,作者说的有道理吗,部分有道理还是全部有道理,最后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其实总体结构我在检视阅读的时候已经大体了解了,那么在分析阅读的时候,主要看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整体讲了什么呢?它主要讲解了分析阅读的第五个规则:它是什么、具体的步骤、使用的方法等。
作为主题,他的讲方法是如何展开、怎么来写的呢?
1、序言
这章一开始,作者按照结构型思维进行,先给出一段序言,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作者说:但是在分析阅读阅读一本书时,找出共通的词义却是第一个步骤。
前面4个规则,包括分类性、复杂性、整体性、还有问题导向性这4个规则,真的应该是在检视阅读中的能力,而只有到词语上来,你才真的进入到了分析阅读。
2、单字VS词义
从90页开始,开始讲规则,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其中规则分为两步骤。第一步是找字,第二步是找意思,然后又说了为啥要分两步骤。从第90页的倒数第二段开始,一直到91页的上述第二段结束,整个都在讲“为啥要分两步骤呢”。
“文法与逻辑学是构架以上这些规则的基础”,也就是说,这里说的文法和规则,其实就是这个规则五的核心基础。
3、找出关键字&字义
规则五说的你要先找到重要的词,而作者紧接着“分”就告诉了,说用消极的方法找和用积极的方法找。结构清晰明快,一针到位,一针见血。并且在这个“分”的在找出字义里又分出了“找出词义三步走”和“3种复杂情况”。
(1)怎么样判断这个词是不是关键词呢?
消极的方式:
第一步看是否难理解
第二步如果它难理解的话,来理解段落大意。你看93页最后一行,这一行在后面反反复复出现;
理解完大意之后,(第三步)你再来判断这个词放在这一段里边是不是关键的。可以看一下“泰半”(这个例子),它是指哪一个事呢,它其实关键的是熟悉不熟悉,然后懂不懂这些事才是关键的,他根本就不是关键词。
积极的方式:
第一个方式叫作者公布的特定的字,用斜线或者加粗等方式
第二个方式是,该分类的主题知识。每一个知识领域都有自己专门的独特的用语,这其实真的是分类的意义。
第三个方式是“作者和其他作者争论的某个用语就是关键词”。哪个词争论,它可能就是关键词。
第三个方式是字义不明的字,对你也很重要,字义不明,比如说“泰半”这个字,但其实上你要判断真的是关键字吗?这个是要判断。
(2)明确意义的三步走
判断是否多义;
如果多义的话每个意思是什么,关系是什么;
出现的篇章在哪里,对应的意义是什么。
三、收获
1、深入了解一个事物是从细节开始认知起的
2、关于沟通,什么叫沟通?信息从你这到另外一个人,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发送者要确定目标、自己的态度、你要传播的信息和知识究竟是什么。
你要讲什么东西,你要把意图先要明确,然后意图明确了之后,你需要把它编码,这个编码是富有你个人特色的。对它进行编码了之后,它会形成富有你个人特色的独特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需要有一个载体,语言也好,文字也好,视频也好。
包装好了之后成为载体之后。紧接着就开始进行传递,传递的媒介有很多。比如说我们这本书,它是使用的文字和书的方式来传递。我在给大家讲,是采用支付宝语音的方式在传递。
传递过来之后,你就需要接收,接收下来进行解码,而这个解码是需要根据你个人特色的解码方式来解码的,解出来的码,你再进行理解意图,理解完意图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这就是在沟通单向的一个环节。就比如说我今天跟你说了一句话,那么这句话从我这说到你听到了这个环节,整个过程就是发送者到接受者。你如果给我回应,你就成了发送者,我就成了接收者。
那么如果沟通不畅会怎么样?会是什么样的原因?你其实立刻就会发现,比如说沟通不畅,咋俩一说话就吵架,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你意图不明确,可能你自己的编码方式和对方的解码方式并不是一个解码器。人家说你这个胖子,其实对你表示的是关爱,你上去啪打他一巴掌,说“你才胖子,你全家都是胖子”,这就是编解码的问题;
再有,就是载体。你比如说,我跟大家说的是一口孟加拉语,大家都是希伯来人,这咱俩就没法搞了;
还有一种,就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比如说,咱们在真空中我对着你说话。大家有没有看那些实验,就是最强大脑头上戴的降噪耳机,那个降噪耳机就是把传递这个过程搞掉,在传递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噪声。我们刚才说的是模拟传递过程,还有数字传递过程。需要经过取样量化编码,然后把这个数字在以信号的方式进行传播,传播的过程中有损失,你接收到了可能有问题。比如打电话了,忽然断一句“我去....”然后你还以为说你们两个要约会,然后就说:“好”。然后那边说:“我去你的。”那可能就出问题了。
在接收者他其实也是一样。你接收的时候接收不全、解码的时候解不好、理解意图的时候理解错了都是这些问题。
你如果想要很好的沟通的话,要怎么办呢?要把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才能确保这个沟通是优质高效的。
如果你是一个发送者,你务必注意听:如果你是一个发送者,请你一定记着“利他性”原则。
利他性原则——你的意图对方可以听的清楚。你不要让对方在问你一句:“唉,你问我的什么问题?你说这段话,你想表达一个什么事?”你一定要把意图自己先想明白,很多人张嘴之前都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嘴就张了。所以经常有一句话——祸从口出,惹祸都是那张嘴。
编码的过程,虽然你在编码的时候极其富有个人特色,但是请你采用别人可以容易解码的方式去进行编码,也就是说你想说一个“I love you”,你就说就好了。不要搞的一幅“回家给你摔东西,然后跟你吵架,然后来表现出自己仿佛很很爱你,很关注你”的那种状态,都不要这样搞。要用他人可以很容易解码的方式,对自己的信息内容进行编码。
3、规则五可以解决沟通中模糊而导致的沟通不畅,甚至沟通矛盾及冲突问题,知道怎么解决沟通问题:找词语,明词义,这就是步骤。
4、你要想提升理解力,一定要去做点难的事,一定要去搞一点难的、你不懂的,才能提升理解力。
5、参照永澄老师文章中的话
《道德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你要做难的事要从简单开始,你要做大的事要从细开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为什么见到困难要上去呢?《道德经》里面说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你如果心里觉得要去做点简单的事,未来一定会多难,肯定会有很多难的地方。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适。你凡是遇到的难事,你从简单开始做,从慢慢改变开始,而你在做的过程中在具体做的时候,你要真正的去找那些难,不要总去找挑三拣四找轻松的事情做,要做重要的事情,而重要的事情往往开始并不轻松。
这句话真的是太冲击我了,听完这句话对老子的智慧简直佩服,简单几个词却构成了人生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