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余光中辞世,和往常别无二致,远没有一个三四线小明星走的那般的举世闻名。对于余光中我知道的一个是《乡愁》,另一个就是“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张爱玲我不熟悉,上海的绚丽我也从未涉及,但是林海音的故事和北京城的厚重,我犹新记忆。
再次读起林海音作品是《城南旧事》,抱着回忆祖母级作家童年趣事的心情品读,不曾想资历尚浅的我把这部文学巨著读成了一部悲剧。又或许伟大的作家总是给不同级别的读者营造不同类别的心境,也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所在吧。
广州的温度终于在行走于悬崖边缘一段时间后,成功跳崖。手指敲击键盘的速度直线上升,当然按下backspace的次数也不断增加,因为寒冷让手指不听使唤不停抖动。豆浆机带来的微小震动声音加上花生被搅碎散发的浓郁芳香,在窗沿投射进来的雀跃的阳光里,横冲直撞。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城南旧事》,但是这一个月我只拿起来这本书两次。每次读起来都像是寒冷天气里的一杯花生豆浆,遗憾的是我只给自己续了一杯而已……
书里并没有交代林海音女士的成长背景,但是她的字里行间体现着一个旧时期家境殷实的知识分子家庭该有的面貌。作为大姐的林海音打小聪明颖慧,善交际,明事理,无论是在椿树胡同,帘子胡同,虎桥坊还是梁家园,总能把那个年代的童年过活的诗意满满。当然作者也在亦真亦幻的把故事的离奇性进行到底,就像她在序言里写到“别问我那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的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愚呆而神圣吗”。从惠安馆里女儿被送人的秀贞和被人领养的妞儿,到帘子胡同草丛里担起家庭重任的小光头,再到被人赶出家门的兰姨娘和不知为什么总是躲起来的德先叔叔,作者在用及其简练的京味儿,和及其细腻的触感,在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铺垫当中娓娓道来了童年新奇又可悲的生活情境。故事的最后即便我高兴的知道了妞儿就是秀贞的孩子,可是秀贞还是一如往常的被当做疯子一样拉走,即便我理解了小光头为了撑起家庭的重担而无奈偷窃,可是最终还是被警察扣押,即便在我的撮合之下兰姨娘和德先叔远走天崖,而我却觉得对不起父亲,最后的最后我完成了当年父亲的随口嘱托,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学生领取证书,可是父亲却再没有机会看到墙角的石榴花凋谢,因为父亲的花也落了。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想作者的心中真的藏有一片汪洋大海,汲取江水河流,吞纳世间百态,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吁和期盼之中又有谁看到了小英子心中的那片海呢?宋妈和邻居看到了吗?带走偷窃者的警察看到了吗?母亲和父亲看到了吗?所有人都没有看到亦或所有人都看到了。只是当年的小英子在北京南城实在渺小,就如同今天的太多不公遭遇在现实面前也不过尔尔。那些淡淡的浅悲,那些心底的无奈,在那年城南恣意生长。
我并不知道林海音女士在重忆城南之时是否在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抱怨不公,一边追忆童年一边体恤社会。只是文字的力量伟大也渺小重力也轻拳,在作者细腻敏感的笔触里和大道至简的文风里,亦真亦假的回放城南旧事之时也在或深或浅的诉说着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悲情故事。谁又知道呢,除了作者以外任何人看到的终究是文字最浅显的那一笔,任何品评之言终究浅薄,
艺术就是要回归经典,就是要师承大家。无论是现在的表演艺术、当代的国画艺术、如今的文学艺术,都应回归经典。并不是长的好看的都叫演员,也不是会拿笔的都叫画家,更不是能写字的都叫作家。艺术真的需要传承,需要归宗,需要沉淀。脚下的路还太长太长…亦或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看在路上,行在路上,思在路上。
感谢林海音女士,让所有在人间婆娑迷离行走的读者看到惊喜,让所有搁浅流年慌乱的文字掷地有声。
还想说的太多,但阳光有些刺眼,可天气凉的心寒。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英子他爸(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