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反而越来越不听话?而且有的时候,这个付出还让孩子越来越无所适从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在这样的自哀自怨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付出还不够,我应该再努力些,孩子就能达到我的期望值。
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我总能听到这样的潜台词。可是,这样的初衷是美好的,但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林林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假期里,我不断接到林林妈妈的电话。她想让我帮忙教育教育孩子,因为孩子不肯写作业。其实,林林在学校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只要是老师的要求,他总是努力去做。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一回到家就大变样儿了呢?原来,林林虽然学习努力,可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在于他经常性的大面积的前学后忘,比如今天学习并记住了十个生字,第二天的他就能忘记七个,再经过学习之后,看似该记住的记住了,第三天又会写错六个,之前写对的生字还会写错。我们尝试过许多方法,比如抄写、拆字、编谜语等,刚开始会有些效果,但还是追不上遗忘的步伐。林林妈妈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但收效甚微。
经过和林林讨论,我给他布置的假期作业是复习之前所学的生字,做一些基础性的题,并且必须保证每天至少读半小时课外书。这样一方面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在阅读这一大的语境中扩充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有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是林林妈妈却不认同这一观点。她认为就应该让孩子练字帖,即抄写了生字,又练好了字。听话的林林在一个星期内写完了一本厚厚的字帖,满心欢喜的拿给妈妈看,不成想,严格的妈妈一看竟然将字帖全撕了,理由是字写得不工整,必须要重新再工整的写一本。这下原本听话的林林可不干了,要么是推三阻四,要么是故意磨蹭,反正就是不愿意重写。于是,林林妈妈“求助”于我,希望我用老师的威严使林林“就范”……
我告诉林林妈妈,如果我是林林,我也不愿意再写,辛辛苦苦一个星期高强度的劳动成果被“无情”的撕碎,在身体和心理上受到双重打击的林林当然不愿意再去学习。这不仅仅是不愿意写作业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本是应花费极大的心血去呵护的。
不过也能理解,每当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我们经常性的从不将指头指向自己,总是在外部找借口和理由。在控制欲强的父母眼中,孩子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自己的作品。当这个作品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家长们就会进行百般“修正”。林林的妈妈想让孩子学好字练好字的预期是好的,但是没有尊重孩子的劳动和意愿,所以事极必反,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在生活中,家长们却往往把孩子的人生,当成自己的第二个战场。他们会在孩子身上强加自己的理想和要求,执着于自己与孩子的主从关系,如果孩子稍一偏离,就会用语言制约来约束孩子,甚至会想借助于老师的权威使其唯命是从。他们所谓的爱,不过是以爱的名义的占有。
无独有偶,雯雯的妈妈也是这样的家长。她要无时无刻的盯着孩子写作业,一发现孩子不会的地方就耳提面命的讲解。渐渐的,她奇怪的发现,孩子在家会的东西到了学校就不会了,自己辛辛苦苦教过的东西在考试中却错了。难道是自己讲的不到位吗?还是孩子理解有误?百思不得其解的她找我要答案。我告诉她,她的用心值得肯定,但是家长和老师的教不代表孩子的学,这种步步相随的教育事倍功半的原因在于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家长适度的点拨是好的,可以帮助孩子拨开云雾见彩霞,但是过度管控便是剥夺了孩子的思想自由。时间久了,孩子无法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会觉得自己的想法都是错的,或者是懒得再去动脑筋,就习惯于依靠他人来思考。
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两个完整个体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依附和控制,我们都需要在爱中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其实是“去角色化”的,父母不用一直带着“父母的外套”,那样会强加给孩子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孩子也不能一直把自己当成长不大的“孩子”,那样成不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就想这段话所说的一样——“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真正的教育,需要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引导,而不是直接想当然的给予。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需要的支撑点也都是不同的。别执着于用想当然的方式去爱孩子,而是要学会给孩子他想要的爱,这样的付出才真正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