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upon a time,有一个漂亮、纯洁的少女走在湖边,大魔王看到她的美丽,心生嫉妒,就施展魔法把她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少女被囚禁在天鹅的身体里,虽然她渴望自由,但她知道唯有真爱才能解除大魔王的魔咒,因此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着真爱的降临。
王子的到来,让她欣喜若狂,她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梦想成真了,可就在王子将要对她表白心迹的那一刻,魅惑的黑天鹅突然出现,并成功的引诱了王子。白天鹅悲痛欲绝,最终跳下山崖自尽而亡。
死亡,让她得以解脱,也成为了她的最终归宿……
-1-
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人们所见过的天鹅都是洁白的,因此人们认定天鹅就应该是白色的。直到他们看到了第一只黑天鹅,哪怕只有一只,也完全彻底地颠覆了他们所有对于“天鹅”的认知及想象:天鹅不仅只有白色的,也有黑色的。
白天鹅羽毛洁白、体态丰盈、鸣叫动人,而黑天鹅则羽毛蜷曲、漆黑如墨、叫声高亢。如果说一直以来“白天鹅”象征着纯洁、无暇、忠诚与高贵,那么“黑天鹅”则代表了欲望、诱惑、本能与冲动。很难说你更喜欢白天鹅还是黑天鹅,因为他们好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
电影《黑天鹅》(Black swan)中,Nina的生活仿佛“镜花水月”般虚幻,她的世界是粉红色的,就像生活在童话里的小公主。28岁的Nina十分乖巧听话,没有朋友、没有性,甚至没有多余的感情,僵硬的像一个提线木偶娃娃。她被封锁在“象牙塔”中,被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着。她心无旁骛,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当中去,舞蹈承载着她与母亲两个人的共同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一只完美的“白天鹅”。她围着雪白绒毛状的围巾,走路都是扬起高高的脖颈,看起来是那么柔弱、无辜、惹人怜爱。
-2-
你是谁?
在电影《黑天鹅》中,运用了大量的镜子元素:家里的折叠镜、地铁车窗的反射、舞蹈室的镜子、化妆镜,甚至连Nina之死,也是死于镜子的碎片。镜子究竟象征着什么呢?
通常我们是如何构建所谓的“自己”的?这个“自己”不是指生物客体的存在,而是指“自我”的意识,一种心理学上的说法是:这种意识产生于他人的“认同”和“承认”。拉康(Jacques Lacan)认为镜像使我们洞察到“我”的构建过程,正是在与“镜像”的不断比照中,人才开始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并逐渐获得自我认证。
影片中大量镜子元素的运用是一种自我认同的折射。Nina正是通过各种“镜像”看到了亦步亦趋、紧追不舍的“黑天鹅”的(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
Nina偷偷拿了前任舞蹈皇后Bess的唇膏,她从Bess那里看到了自己想要变成她的欲望;她遇见了充满野性魅力的Lily,她渴望成为她,甚至想要占有她;Nina受到Thomas的强吻与诱惑,在他眼中,她是完全没有性魅力的“玩具娃娃”。这一切,都使她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欠缺和不完整。
她开始遇见了另一个自己,无论是地铁车厢中自己的影子,还是狭窄的通道中,迎面走来的自己。这个隐藏在黑暗中的自己,有巅峰舞者Bess的影子,有狂野放纵的Lily的影子,有霸道性感的Thomas的影子。她感受到了来自“大魔王”的诱惑,她看到了自己的欲念挣脱了束缚,体内隐藏的“黑天鹅”随时准备破茧而出。
-3-
欲念并不是邪恶的,不掩饰、不压抑、寻求放纵也不是一种堕落。认真、严肃、循规蹈矩的人生也许值得一过,但“过”又怎么能算是“活”?
任何本能的冲动都不应该受到压抑,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有用没用的问题。当本能的冲动不得不因为现实情境而备受压抑和妥协时,这些冲动的所代表的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被裹挟至无意识领域,并寻找各种机会以某种方式释放、发泄出来,心理学领域称之为“转换症”(conversion disorders)。
毫无疑问,Nina的精神分裂是人为制造的,罪魁祸首就是她的妈妈。长久的性压抑隐藏在Nina体内,这股力量是极具破坏性质的,她逐渐产生了幻觉:她的后背开始长出皮疹、开始流血;看到Bess用指甲锉刺向自己的脸;她开始自残、开始叛逆,体内的黑天鹅即将觉醒。
Thomas说:
“The only person standing in your way is you. It's time to let it go.”(唯一阻碍你的人是你自己,是时候该放她出来了。)
想要成为黑天鹅,每个舞步都精准无误还远远不够,完美不是一种控制,而是一种释放。正如Nina体内蠢蠢欲动的“黑天鹅”,邪恶的力量一直在不停的拉扯着Nina,她开始分不清楚现实与幻境:她在化妆间与Lily发生剧烈的争执,并拿着镜子的碎片刺向Lily(现实中的自己),她看到自己长出了脚蹼,脖子被拉长,皮肤被寸寸刺破,长出黑色的羽毛和翅膀,黑天鹅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电影中,黑天鹅的出场的演绎让我惊出了我一身冷汗,那是一种灵魂的震颤和律动,一种源于对“恶”的恐惧和欲拒还迎。相比之下,“美”则显得太过单薄和羸弱,“恶”才是真正的强大与本源,或者至少同样是不可亵渎、不可否认的“完美”的一部分。
正如电影的最后一幕,Nina化成白天鹅躺在血泊之中,她对Thomas说:
“I felt it…perfect,I was perfect...”(我感受到了完美,我就是完美。)
结语
精神分裂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个比例并不算少。精神分裂并不等同于人格分裂,患有精神分裂的人并没有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的词根来自“分裂”(split)和“心智”(mind)这两个词,意思是与想法与现实相分裂,精神分裂患者通常分不清幻想与现实。
大量研究认为艺术家与精神分裂患者在某些方面极为相似,比如很容易模糊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或在思想中没有人为设置的“障碍”,他们通常有独特的感知能力,艺术家只是把它们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表达而已。比如海明威、贝多芬、梵高都一定程度上患有精神分裂症。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1%的概率是瑕疵品,是基因缺陷或大脑缺陷,但从某些角度而言,谁说另外的99%不是呢?至少这1%还有那么一丝可能,能够窥视并感受“完美”,哪怕只是一瞬间。
参考资料:
1、电影《黑天鹅》;
2、《黑天鹅》:触摸破碎之镜中的自我by zerone;
3、《拉康的早期思想及其“镜象理论”》by 周小仪;
4、《精神病》by Paul Bl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