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第二章
这一章介绍了四种幸福模型:忙碌奔波型、感悟幸福型、虚无主义型和享乐主义型。
书后练习是反思自己人生的阶段中各种类型的表现~~
忙碌奔波型:
A 大学的时候吧,为了奖学金参加比赛,不敢逃课,做科研项目,参加各种活动,做曾经向往的新闻工作,参加特教的志愿服务活动,从一个目标向着另一个目标跑着,拿了一个又一个奖学金,焦躁的内心没有停下来静静看过一本书,那个时候真的是忙碌奔波型吧~
B 毕业一年后,放纵地暴饮暴食的代价就是冬天过去体重涨了20斤,胖到怀疑人生,体质超差,变得很容易生病,第二年开始办健身卡锻炼,研究饮食营养搭配和计算热量,每天下班忙忙碌碌地去健身,做饭,目的无比明确,就是要瘦,为了自己,为了他口中的蜕变,现在又瘦回了原点,过程中有的时候真的很累很想吃麻辣小龙虾想吃炸鸡啤酒想吃仟吉泡芙,努力着努力着忘了减肥是为了什么……盲目的锻炼,控制饮食,疲惫……
享乐主义型:
A 目前每周的恶性循环5+2=0:工作日努力锻炼+控制饮食,然后周六日回家…不知道为什么回了家,我就想撒了欢的野马,完全放松,哦不,是懈怠,该吃吃该喝喝,把工作日想吃不能吃的都吃了个遍,然后……之前一周的锻炼就白费了……这种原地不动的状态让我感觉很糟糕,健身,健康饮食包括睡眠是一种融入生活的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减肥而恪守的一种苦行僧生活,我这种状态就是忙碌奔波和享乐主义交替进行……恶性循环ing
B 说说购物欲望,工作后有了一定收入,然而石家庄的工资水平……和我的物质需求产生了矛盾办健身卡!办!打宫颈癌疫苗!打!买贵的化妆品保养!买!买好看的衣服!买!想买高颜值的提升幸福感的小物!买!吃中药保养!吃!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我想看看!看!想听演唱会看话剧,看!结果……就是月光族……还好我还没有败家到透支信用卡的程度,勉强够用。这种消费状态确实是和我想买一个小房子的想法有冲突但是这种购物欲望有时候一发不可收拾,下个月还信用卡还花呗时心在滴血……所以我觉得这种享乐主义的状态有时候需要把握一个度吧,我得考虑自己的低收入和存钱的愿望…………
虚无主义型:(习得性无助)
A 偶尔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当一件事失败时,对自己特别失望,感到无助选择放弃,对人生感到绝望,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希望。大概就是毕业刚回来第一年,对职业失望对人生无望时的感觉吧……那时候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心里没劲儿,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任何事。
感悟幸福型:
想一想自己特别幸福的时候,想想就很幸福呢
A 大四下半年,快毕业了,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写毕业论文,做数据分析,我还记得清明节三天学完了一本SPSS,论文按照计划完成以后,又联系了刘飞老师(超喜欢的老师)去实习,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听他的课,听完课去食堂打一份自己喜欢吃的卤肉饭或者五谷鱼粉,回宿舍一边看韩剧一边吃,吃完饭睡个美美的午觉。晚上夜幕降临,换上运动服,去操场跑步,转呼啦圈,做健身操,出一身汗回来洗澡澡~从洗澡间出来的瞬间,毛孔都在叫嚣着夏日的凉爽与幸福~周末做家教攒钱去毕业旅行~全班一起开心的去拍毕业照去轰趴~那时候怎么那么幸福呢~可能是因为有计划有规律的生活~珍惜毕业前的最后时光吧~嘤嘤嘤~回想起来就好开心~~
B 最近比较感悟幸福的时候,就是寒假了吧~一切是从记录生活开始的。记录下厨,记录运动,记录读书,记录路上拍到的照片,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学会了滑雪,买了空气炸锅,独自旅行……寒假的确是愉快的一段时间~很开心度过了一段既有未来计划又享受了当下快乐的生活~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