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于《活着》,是朋友推荐来的。某日与友人谈到各自喜爱的上世纪作家,他立即发送过来:余华,活着。我一怔,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复。因为我还没有读过这部经典的小说。后来我向他表示,寒假时会读的。
从小说的架构来说,《活着》是一部穿越时间与空间的小说。小说里的福贵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追忆他的不凡人生,这使我在读到文章末尾时,几乎有种错觉,我和小说中的“我”一起陪着富贵度过了那个午后。
说实话,我最见不得生离死别。小时候看到电视剧中有人死去,我会哭得上气接不了下气。长大了些,姥姥姥爷的离世也让我一度不能接受。活生生的人突然离我而去,到了我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那种感觉,太恐怖。但老人富贵的一生可以说是通过经历一个个身边的人的离世而连串起来的。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者黑夜来临。”
这句话是《活着》一书的最后一句。其实读到最后,我大抵已经明白了作者的意图。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孙子,一个个至亲血肉先后永远地离开福贵,只剩他孤身一人在这世上,这样的经历,必然使他明白了活着的真谛。就如作者在书中自序所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活着。
诚然如此,但作为感性的双鱼座,我虽然明白,却也难以想象自己的亲人都离开我,我会如何。很大程度上,我还是同情,甚至可怜老人福贵。或许是因为我没有经受过真正的苦难吧。但我有幸读了这本书——作者称之为高贵的作品,我想它一定会给我的人生带来无法名状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