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为记录自己最近人生中发生的重大改变而写的成长记录。虽然已过而立之年,用“成长”二字显得有些不当,但学习是终生必修课,所以,也只有用成长来描述才恰当吧。
生有涯,知无涯,不断修炼才是人生正道。
于是我在2015年末,毕业后几年来最百无聊赖的一天,突然开窍要用手机来重新开始学习。我的第一个目标是PPT,于是从微信搜索相关公众号,很快认识了一大群领域内的牛人,又进了一些社群,这一年,确实用业余时间学了一些东西,而且认识了一些人,了解到做锤子的罗胖;后来也用荔枝录些东西,一次偶然发现了罗辑思维,认识了另一个罗胖。一开始,我竟然傻傻分不清楚这俩人!从那以后,开始关注这俩罗胖。后来罗辑思维推出得到,我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得到的订阅用户。先后订了前哨、关系攻略、财富自由之路,和北大经济学课。现在,我每天有空就听听老师们的课,已然成了一种习惯。
这些课程从不同角度提供给我看待世界的路径,确实让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前哨提供的,是世界前沿的科技新动态和成果,让我能站在时代前沿思考未来;关系攻略戳中我的痛处,就是不能和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并让我决心改变,同时提供方法;自由之路让我重新认识了很多旧的词汇,为自己的运行系统升级;经济学让我从另一个层面重新看待社会上的很多事情。
我很庆幸自己能学到这些。
后来借由课程加入了一些社群,大家分享更多别的课程,讨论更具体的践行方法论。
我最大的感触是,行动至上。
如果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不去实践,就停在认知的第一层;实践出真知,用行动不断去证明你的认知是真是伪,才是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三步,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新的认知,从而在下一步行动中去证实它。每有怀疑,必要用实践去验证。一路实践,一路革新认知。
想太多又怎样,不如直接行动来的有用。最近看奇葩说,总结出一个观点:如果你相信一个结论,就会不断找证据来支持它;如果你不信它,纵使证据再多,也入不了你的眼。但如果你将信将疑,就会在两边摇摆不定,痛不欲生。这也正是辩论最精彩的地方。
如果认知清晰,就能指导行动,反之,你仍然会依自己的习惯去行动。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习惯养成,就很难改变。想再多,认知不清晰,等于没想,自以为思考了,其实并没有,更别说指导行动了;如果认知足够清晰,就算一开始,你因为习惯仍然会做错,但你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这样,下一次就不会再错了。
如果有人总是言行不一,尤其是在重要的事情上,那你只需看他怎么做,通常他愿意采取行动的,才是最能体现他的价值观的。就好像有人总是以努力工作为由,赖在办公室里泡剧上网聊八卦,甚至是熬通宵打游戏,就是不愿回家帮爱人做家务和陪伴老人孩子,却总说自己有多在乎家庭,多爱家人,那你能相信他的话吗?
第二点感触是,一定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人过了三十岁,就觉得学习很吃力,思考很痛苦。85%的人宁愿去死也不想去思考,10%的人以为自己在思考,剩下5%的人思考了,但其中只有极少的人真正想清楚并行动了。
可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怎么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我一直很害怕自己不能思考。人生中总有数不清的选择,如果没有思考的能力,又怎么做这些选择呢?
我们每天忙着选择自己要了解的信息,忙着学习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却在忙碌中让思考能力退化了。不能深入思考,不能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让人深感疲倦。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领域和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让知识落实到行动中,这就是“少即是多”。即便要玩“跨界”,也必须在一个领域深耕之后,再转场。否则,哪里都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是不会有成就的。
因为各个社群里,大家每天会分享其他老师的课程,一开始我很贪婪地全部都想看。可是没多久,就发现自己订阅的都不能每天认真读完,更别说反复听和留言了。这样导致很多东西只是看过而已,根本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就是“看过好多书,知道好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人生”的那种情况。
今天终于下决心,每天先完成订阅内容的学习,并一一留言,最后写一篇心得,可短可长。因为目标定太高,容易半途而废,要从养成没负担的微习惯开始(向大家推荐得到“每天听本书”的《微习惯》)。从留言开始,养成写作的习惯,因为写作既能锻炼表达能力,又能训练逻辑思维,开始写作算第三点。
最后,也是我自认为改变最明显的一点,是我的心态上的改变。我认为自己不但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心态也更加平和,不再因为自己定下的计划难以实行而焦虑了,因为难以实行的计划都不是好计划,应该迅速调整;在人际交往中,也变得更为宽容,更能接纳各种不同的人,更乐于帮助他人,尽管有时候,仍然不认同他的行为方式。因此也收到更多的善意和包容。很开心能够这样放开心态,知道自己终于克服了最大的一个障碍,也解放了自己。我知道,这是因为我一直在为此努力,虽然难,也很慢,但终于做到了。
在不断成长的路上,我会继续稳步前行。我知道,我终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