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读十几年前买的一本书,印象中应该是我大学毕业以后买的第一本书。当时为什么买这本书我已经一点都不记得了,但是从书名上能够感受到我的「不安分」其实不是突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这本书就是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还记得有同学在人生迷茫时,和我聊天,我就推荐了这本书给他。虽然现在看来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没有一丝印象,也许这些内容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才让我有了现在的选择。
大学毕业已经12年了,但是我只做过2份工作。第一份是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编撰工作,第二份就是现在的创业者。6年前我决定创业的因素中,一定有这本书的潜移默化。
我猜当年我喜欢这本书一定是因为一开始就找到了共鸣。书中说到了一种人,叫yesbuter。就是凡事都爱用一种句式“yes,but…”的人。我太有感觉了,这不就是我吗?比如我经常说“我想把我的想法和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给需要的人,但是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再比如“我想要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并且积累学识,交朋友的时候可以和他们侃侃而谈,但是我不敢也不会”。也常听到一种对话,“那你可以努力考验呀,既然你知道这是最好的方式了”“是的,但是我不擅长学习”。还有“既然在这座小城市没有适合你的发展空间,你真应该走出去啊”“是的,我也觉得我应该出去,但是我不想承受那么大的压力”。类似这样的yes,but太多了。同一个世界,同一句but。
让我决心买这本书一定是因为书中的一个观点,那就是「yesbuter是被自己的安全感囚禁的人」。我也觉得我就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被这三个字死死困在里面。没有安全感带来了无尽的焦虑和恐惧。然后那些年那些焦虑和恐惧又给了我什么呢?给了我心里无数个宁麻花的心情。
直抒胸臆和做自己才是最安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回想一下这几年的经历。早期为了给我的下班时间增添一些意义和快乐,去结交陌生人做起了车友会,招募新车友并且带他们去自驾游成了我最开心的事。那时候也不懂什么出行保险问题,所以玩了两三年都只顾着开心,同样出行那么多趟,甚至遇到过很恶劣的天气也都是安全往返。直到我去参加了ssss店组织的自驾活动才知道要买保险给每台车,因为组织者在这其中承担很重要的法律责任。自那之后我反而不敢组织活动了,生怕出点什么事。一想到“责任”二字我就内心恐惧。其实在头几年我都在「直抒胸臆」的「做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所以活动一直都是有安全性体现的,只是如果能在每次出行时给大家订一份出行保险就非常完善了。但我却被困在“责任”里面,不敢再组织活动。从此我也失去了车队自驾游的快乐。
在创业的这几年里,我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安全感。最常和自己说的就是“怕什么,大不了就是回去上班”。也确实是,凭这几年自己的修炼内功和苦练能力,即使去再找份工作也不会差。这就是我的安全感的来源。起初说创业也不敢,和我的合伙人说“我工作不能辞,我就兼职就行,我怕辞职了我收入不稳定”,毕竟那时候我想多给自己一个选择,多一份收入。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现在这条主路不是我真正要走的,反而旁边那条才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就辞职了。其实当我说“兼职”的时候就是在说“yes”,但在说“我怕……”的时候就又but了。怕不稳定的背后其实是怕自己做不到位。那怕又怎样?有句老话叫“怕什么来什么”,对,怕的结果就是真的不稳定,当然原因也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位。头两年“怕”字依然偶尔来困扰我一下。但人的成长就是日积月累,but说多了自己都觉得烦,哪儿来那么多但是,烦死了,不要但是了!于是,当我开始相识当下的每一天的工作状态的时候,不再每天忧虑“如何稳定”的时候,被我日日关注的每一件事都做到位的时候,收入也在逐渐稳定,我也在其中找到了自信和经验。
不去患得患失,更关注我能做什么和我还能多做点什么,剩下的交给时间。其实稳定的收入取决于我稳定的状态。安全感也来自于一个靠得住的自己。渐渐走出yes,but。慢慢走进yes,go on!去做吧,做了机会就有可能是你的,不做肯定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