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老师的散文《端午与鸭蛋》,给我的感觉是:1.题目新奇。端午与鸭蛋,在我的意识里本不相及,可作者怎会把两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呢?我怀着一份疑惑进入了阅读。2.铺垫厚实。作者用诗的语言,叙说了家乡与端午有关的事物,我数了数,在鸭蛋前共有六种之多,而且每种都做了叙述,叙述得不急不缓,让我随着作者的叙述,嗅到了家乡端午的味道。最后,作者又说到十二红,这时咸鸭蛋算其中一红,才被千呼万唤引出来。虽然很不显眼,但终于算是露面了。3.结尾收笔干净利落,余味无穷。作者对鸭蛋的叙述不紧不慢,侃侃而谈,像是坐在对面给你讲故事一样。他先谈高邮,再谈高邮的鸭,鸭蛋的腌法,再谈鸭蛋缕子,再谈孩子的吃法和玩法,最后突然提及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作者笔锋一转,文义华丽转身,令我耳目一新,而作者就此止笔,让我意犹未尽。这是否就是汪老此文的高妙之笔呢?
不知谈的是否有道理,敬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