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真实的我应该是超级悲观的。部分原因是遗传,部分原因是经历。
虽然对某类事情,我可能能比较好地解读,试图安慰自己;但心底里的那条悲观小蛇还是会时不时地吐着舌头,舔舐掉那刚刚冒头、一点点乐观的心态。
所以,亲近我,但不了解我的人,会时常感觉,我的行为和想法完全配不上套,甚或是矛盾的。
一直认为,悲观是骨子里带的,改不了了。但错!乐观应该是可以习得的,尤其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
好吧,即将年过半百,彻底改变风格几乎是不可能了,但练习练习练习(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还是可以适度乐观自己,影响他人吧。
《教出乐观的孩子》是积极心理学之父 Martin Seligman 的书,按编者的建议,应该先看《活出乐观的自己》,让自己成为乐观的人;然后看《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真实的幸福》,最后是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教育孩子。
先自己做好,再教育别人。
可惜,前面三本书我都没有看过,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了这本书的理解。
按我自己的逻辑,整理整理;是否和作者的本意有出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践行,于自己,于豆爷。
什么是乐观?
乐观是要教孩子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及世界感到好奇;乐观是对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不只是消极等待;乐观是面对困难所需要的坚定和克服困难所需要的能力。
乐观不是什么:
乐观不是自己虚无缥缈的感觉和空虚的口号,也不是否认或逃避悲伤、气愤等负面情绪,不是在事情不顺利的时候逃避责任,指责他人。
其他都好理解,但乐观为什么不是简单的感觉呢?这得从自尊说起。
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都努力要提升孩子的自尊,但实际运用的方法却会侵蚀孩子的价值观;只重视孩子的感觉而忽略了孩子的所做所为,会使孩子更容易抑郁。
而征服、坚持、克服挫折、应对挑战这些行为,比感觉本身更重要。
其实简单说,不是引导孩子感觉好就能感觉好的;要做出感觉好的事,才能真正感觉好。
William James 定义了自尊 = 成功 / 自我期望
1/ 自尊是一种感觉状态
2/ 这种好的感觉根植于这个世界、根植于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成功交流
一直以来,似乎自尊都是在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两者间纠结;一个是感觉,一个是行为。
感觉满意:书里的解释复杂拗口,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个人感觉,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就好。
表现满意:对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应对日常基本挑战的能力有信心。
要先“表现满意”,再“感觉满意”;如果不是先获得与现实世界交往的好成果,而企图直接得到感觉满意,就是将因果关系颠倒了。
而家长过多的介入“感觉满意”,只能使孩子的心情好转;但如果介入“表现满意”,来改变孩子对失败的看法,鼓励面对挫折,并奖励坚持、毅力,而不是奖励成功,则是长效的。
这种行为本身是很好理解的,那从理论上看,为什么呢?
悲观导致抑郁,而抑郁有四种问题表现:
1/ 行为上的,被动、犹豫不决且无助
2/ 感情上的,忧愁悲哀
3/ 生理上的,饮食和睡眠欲望常被困扰
4/ 认知上的,觉得生活无意义,觉得自己无价值
以上四个方面,只有感情上的症状属于自尊中的感觉层面,仅仅改善感觉,对孩子心情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因为孩子一旦表现出了抑郁症状,就反映出他与现实世界的交往存在障碍,而只有行为得到改善,孩子觉察到了自己的进步,心情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不是一种可以与我们的所作所为分开的感觉,快乐就好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觉,而是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
除了正确的行动以外,快乐是无法从其他任何方式中得来的。
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给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
乐观从哪里来?
悲观/乐观有四个来源:
1/ 基因:乐观 / 悲观的遗传性是 25%
每一种人格特质有1/4 - 1/2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比如:抑郁、工作满意度、宗教信仰、自由主义、权力主义、活力充沛等。
2/ 父母是乐观还是悲观:尤其是母亲
3/ 从父母或老师那里习得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批评孩子时的方式
要注意,将失败归罪于能力差是十分悲观的,因为能力是永久性的。
4/ 掌控感 or 无助感的经历:霍文效应 - 掌控感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家长可以相信,打破儿时或青少年时期生活惯例的一项重要事件,不管好坏,可能会使孩子重新定义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价值,从而显著改变他们的悲观或乐观。
想做点什么吗?
对于孩子,你遗传给他的那25% ,基本定型,不是说不能改,是不易改了。
但家长自身的悲观或乐观态度,还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家长需要营造一个温暖和热情的家庭气氛,并能够给孩子清楚的安全信号;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奖励。这些都会增加孩子积极的一面。
同时,“习得”或“经历”,都是可以做点什么的,先说掌控感吧:
1/ 掌控感:
人类在经历不可控制的情况时,就会放弃,就会造成负面情绪(消极、抑郁)及被动,这应该就叫“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不仅来自不可控制的坏事情(厌恶造成抑郁),也会从不可控的好事情(成瘾带来消极和懒惰)那里得来。
在人类生命的头两年,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如何从无助的情境中挣脱出来,而“掌控”行为是形成学龄前儿童乐观心态的关键,其中走路和说话,是具有掌控感的重要里程碑行为。
当孩子掌控了一件事,即他们意识到行动与结果有关联时,孩子就会喜欢这件事,并变得积极。
所以,乐观需要从小培养,而且需要家长、老师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协同合作,教会儿童习得乐观。
家长在孩子还小时,可以:
a/ 当孩子没有做到时,说实话,鼓励他“我在你这个年龄,和你现在一样”
b/ 不应该为了让孩子高兴,而去接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c/ 应该对孩子解释失败的原因
如果孩子再大些,比如小学阶段,可以:
d/ 引导孩子对失败有个正确的认识:失败是暂时的,局部的(这就涉及“解释风格”了,后面详细说)
e/ 告诉孩子,儿时的梦想有很高的价值,努力和练习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坚强不屈和愉快的精神最终会使他成功
有两种策略可以用来加强幼儿的掌控力:
分层进行:尽可能利用微小的,可达成的步骤将挑战分层,首先从他容易控制的程度来开始进行
选择: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多的选择,对他的拒绝也要有心理准备
2/ 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
乐观的基础,不在于励志的词语或胜利的想象,而在于我们对原因的看法。当孩子表现好或者不好时,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他的回答中总是会包括三个方面:
a/ 谁的原因? 做错了,怨自己还是怨世界 / 做对了,是因为自己,还是外在原因 - 控制了自尊中感受的部分
b/ 要持续多久?事件的长久性
c/ 生活中的多少方面会受影响?事件的泛化性
后两个问题会控制他回应失败的行为,感到泄气并不会直接造成失败,而相信坏事情会持续一辈子,且会危害每一件事,则会直接使孩子选择放弃。放弃将造成更多的失败,失败又会损害孩子的自尊感。
所以,解释风格涉及三个重要的纬度:
a/ 个人化 Personalization 内在 vs 外在 - 决定是谁对谁错
当坏事发生时,是怪自己(内在化),还是怪其他人或环境(外在化)。失败时,习惯性地责怪自己的孩子,自尊心强;而外在化的孩子,对自身评价较高。
我们不能一味地教孩子,事情不顺利时埋怨别人,下面两个行动目标,可能会对孩子有帮助。
第一个目标:当孩子做错事,不要轻易就算了;当孩子成为导致问题的原因时,他们必须对事情负责,然后进行改正。
第二个目标:不要总埋怨自己,要正确看待自己;错在他们时,负起责任并尽力修正其行为,问题与他们无关时,应仍觉得自己有价值。
b/ 永久性 Permanence 偶尔 vs 总是 - 它对时间的影响
抑郁的孩子会认为,坏事发生在他身上的原因会永久存在,会不停地发生;而抗拒抑郁的孩子则相信导致坏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暂时的。
悲观的孩子认为坏事件是来自自身个性的缺点,而乐观孩子则认为坏事件是心情或其他短暂、可改变的状态。
乐观与悲观的孩子,对好事的解释风格正好和坏事情相反。相信成功是永久性因素引起的孩子,在下一次会更努力地尝试;而相信好事情只是暂时性的孩子,即使成功了也可能放弃,因为他认为成功只是一场意外。
c/ 普通性 pervasiveness 特殊情况 vs 一般情况 - 它对你一生中其他事情带来的影响
对失败解释持有一般性看法的孩子,当他们仅在一方面失败时,就会完全放弃;相信特定解释的孩子,也许在某一方面无助,但仍会坚定地走完全程。
面对好的事情是,乐观者相信成功的原因会有助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好;而悲观者则认为好事的发生是由某一特殊因素导致的。
改进孩子的解释风格
目标一:确定他负起了实际的责任
目标二:让孩子责怪行为本身,而非永久性普通性自责 (行为性自责 behavioral self-blame vs 普通性自尊 general self-blame)
行为性自责:责怪某一特定行为,而非指控自身个性;是暂时且特定的自责。指出可改变的原因,激励孩子更努力地改变行为。
要特别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没有能力进行逻辑思考,或很清晰地表达自身思维, 但他们十分留意他人的解释风格(后摄认知)。他们会被动地吸收父母的风格,所以家长们要意识,并提醒自己的行为。
3/ 批评孩子的正确方法
孩子最初乐观或悲观的风格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不仅从现实世界中得到,也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和批评自己中得到;所以家长必须要十分谨慎。
将不良行为与不想要的事件形成一种联结, 是消除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但孩子常无法判受惩罚的原因,并会对实施惩罚的人和整个情况产生厌恶感,务必使孩子完全了解他的哪项行为是受处罚的原因,不能指责个性,而应该指责他的特定行为。
需要遵循的两项规则:
第一:准确
第二: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你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个性、能力。
如何干预?乐观教养ABC法则
你如果想教孩子乐观的认知技能,首先必须要将那些技能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中。孩子所学的乐观,一部分是从他们父母及老师那里学来的;所以,你必须首先做孩子的乐观榜样。
我们需要学习将技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然后再将同样的技能教给孩子。
乐观的认知技能:
第一个技能:捕捉自动思维
在你感觉最难过的时候,要尝试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
第二个技能: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
要明白自己的看法未必是正确的,需要学习如何搜集证据来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第三个技能:在坏事情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第四个技能: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学习乐观的步骤:
第一步:了解ABC之间的关联
这个模式在很多书上都有提及,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情,可能是任何负面的事件,例如不愉快的假期
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觉与行为
B(beliefs)对不幸事件的看法和解释
感受并非无中生有,是想法B触发了感受C
第二步,一旦孩子看出了想法和感觉之间的关联后,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他思维中最重要的部分:解释风格
这部分前面已经谈过了,不多赘述。
学会反驳
对不切实际的解释,最有效的挑战工具就是自我反驳。要消除悲观,必须将自己对自身的看法视为可质疑的目标,不要盲目接受对自己的侮辱。
在ABC模式中加两个因素:
反驳 D(disputation),指反对自己想法(B)的辩论
激发 E(energization),反驳所带来的精神与行为的结果。
有效的反驳必须有实质性内容,必须说服自己,自己的判断是否是正确的。
首先,慢一点 ,消极思想跑的比反驳快,等一下,与自己的即时想法保持一定距离。
然后,指出自己自动思维中的真实部分,将真实的要点与无价值的灾难化区别开;引入证据来反对想法。
最后,对看法保持距离,区分事实与灾难,考虑现有的证据和做选择,都会使反驳强而有力。
悲观的看法被放弃后,你的情绪会转好。
有效反驳的四大基石:
1/ 收集证据,当你指出悲观的想法之后,问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既然是反驳,说明你可能已经是悲观的思维方式,刚开始可能是悲观的证据居多,这就是认知偏差。 要尽量找出所有可以支持你想法的证据,强迫自己考虑两方面的可能性,可以减轻认知偏差。
2/ 做出选择, 问自己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看这件不好的事情吗?
悲观者很难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情,但请记住,事件的发生几乎从来不会只由某个单一因素引起的,复杂的世界使我们有自由挑选各种解释,要看到引起问题的整体原因。
3/ 反驳就是要化解灾难,即正确地评估影响,也就是评估引起不好的事的所有可能情况。
悲观者老是想到“万一”,应对“万一”的最佳方法是正视这类想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无论发生的机率多小,什么是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
第二,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发生,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
第三,可能发生的事中最好的情况会怎样?
第四,为最好和最坏情况下定义之后,再问自己,实际上最可能发生的会是什么?从几率上看,最好和最坏的都不会发生,能发生的情况通常在两者之间。
4/ 开发反攻计划,将精力投入在最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反攻计划中,也不要忘记为最好及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
需要强调的是,教孩子反驳最主要的原则:反驳必须依据事实,必须是可被证实的。如果反驳不清楚或仅是空洞的积极思维,就不会消除他的悲观。
乐观不会使问题消失,只能使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所以在认知技巧的基础上,还需要发展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解决问题和社交技巧
在学习技能之前,要记住三个原则:
第一,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只是提供指导
第二,你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就不能对他解决问题的方式过分苛求
第三,你自己要示范有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当一个问题出现,五个步骤:
如果对方仍旧有不同的目标呢?就需要妥协,妥协的过程就叫谈判。
谈判中,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决定在合理范围内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决定了所想要的之后,他就需要提出要求。
下一步就是细听对方想要什么,如果他可以同意对方的某些要求,就应该告诉对方。
双方都说完想要的之后,就该准备妥协了;
要问自己,我愿意放弃哪些东西来达成协议,并得到一些使我开心的东西。然后告诉对方他可以妥协的事情,“假如你可以...我就愿意...”
如果对方不能立刻同意,可以再仔细想想其他可能的方案,但要慎重地提出。
用这种坚定但不得罪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就算最后没办法达成妥协,孩子至少在尽力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
以上,原则和方法有了,需要的就是练习,练习,练习。
祝我好运,祝同学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