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过了,大家休息的怎么样?
我这些天一直待在父母这里,每天都在补觉,现在又满血复活了!
谁都不服,就服我大A股!
开始主题内容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央行节前送的大礼:定向降准。
在 9 月 30 日,央行宣布对普惠金融领域实施定向降准,普惠金融主要聚焦单户 500 万以下的小微贷款,同时还包括了扶贫攻坚和双创等领域。其中满足第一档标准的商业银行额外降准 0.5%,满足第二档标准的商业银行额外降准 1.5%。上一次央行宣布降准还在 16 年 3 月份。
市场以为本次降准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央行称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 90%的城商行和约 95%的非县域农商行可受定向降准覆盖,这意味着第一档基本相当于全面降准。截止 17 年 8 月,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为 162 万亿,其中约15 万亿的非银同业存款暂时不用缴准,这意味着剩余 147 万亿存款基本都能享受 0.5%的定向降准,可以释放 7000 亿左右资金,再考虑到第二档降准仍可释放一部分基础货币,因此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央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高达 7000-10000 亿。哇!一万亿?真的吗?
其实,这次降准并非全新的降准。首先,这一次的定向降准并非是新政策。早在 14/15 年,央行就曾经对金融机构实施过多次定向降准,而且也是分成 0.5%和 1.5%两档实施,只不过此前主要标准是小微贷款和三农领域。简而言之,因此大部分此前已经享受定向降准的商业银行本次不会进一步降准。第二,定向降准对 MPA 考核结果也有要求,上年至少三个季度在 B 级及以上,达标不易。因此,相对于全面降准,本次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较为有限。
也可以从两方面简单理解,一方面国内地产泡沫严重,改编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的结果是地产泡沫更大,这与政策不符,另外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年底加息概率超过90%,为控制货币外流,政府也不会贸然改变货币政策。
A股今天高开,很多读者问要不要加仓,我认为会有调整,目前并不是加仓的好时机。
看好港股,如何上车?
好,今天的主题才正式开始……好饭不怕晚~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从年初的时候21883点走到现在的28000,整个港股获利盘非常丰厚。恒生今年以来上涨28%,如果是看某些个股,像地产的三个领头羊:中国恒大、碧桂园、融创,这三个均涨到200%以上;还有汽车板块,吉利、广汽等涨幅也都非常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后面港股怎么走,如何上车呢?
目前获利盘比较多,所以目前情况下震荡肯定会比年初的时候更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年初一个坏消息出来,可能会带动港股跌1%、2%,然后迅速止损,再往上走。但是进入28000以后,任何一个坏消息对港股的杀伤力都很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几日,标普把中国信用评级降一个级,随后国内又密集出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紧接着的一周都是向下趋势。
港股目前的高震荡行情并不意味着港股以后就没有机会,我之前曾提过支持港股向上走的逻辑:
1.估值低
目前港股TTM大概是12.5倍,恒生国企目前估值只有8.5倍,对标国际市场,估值是非常低的,(我们也强调过估值不能单独看,要跟业绩匹配来看,这里不做赘述),目前标普是25倍,欧洲是20倍,跟A股相比也有10%的估值折价空间。
2.南下资金流入高
开通港股通以后,南下资金几乎每天都是净流入港股,原因见第一点。
3.中国经济还在好转
中国经济还在继续好转,我之前也分享过,港股目前跟中国经济的挂钩已经越来越明显,今年中国经济的上半年两个季度都是6.9,第三个季度即使往下走一点,也是幅度非常微小的,全年达到6.8以上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这三个逻辑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打破。
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一点, 28000以后港股的风险在增大,波动幅度也会增大,所以现在想上这辆车,就要对个股经过精细的研究才可以,买什么赚什么的时代,已经过去。港股大幅度的突破,可能要等到明年中国的经济更加明朗的时候。17年上半年经济很好,下半年可能会稍有回落,按照我们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解,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有一个经济提升,那么那个时候港股的估值再往上提升的话,突破30000点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那么如果大家想踏上这辆车,怎么办呢?如我刚才所说,目前买什么赚什么的年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更精细的研究个股才可以投资,那么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没有时间做这样精细的研究,基于此,我们向大家推荐香港大盘基金501301。这是一个指数基金,对应的标的指数是恒生中国25指数。这25家企业是在香港上市的最大的25家中资企业。第一大重仓股就是腾讯(没错,马化腾),后面有工行、中移动、建行、农行、瑞声、碧桂园、吉利这样一些中国顶尖的企业。相信大家在新闻中也都听过,中国经济走到目前是一个强者恒强的过程(供给侧改革的结果),每个行业里的龙头以后会凭借自身资源和竞争上的优势,当然还有资本上的优势,未来可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把收入和利润做高。再看这个指数,囊括了中国各个行业的龙头,这样的成分会在中国经济情况出现好转的时候,凭借企业利润能够增长得更快,从而也能推动它们的股价(或指数)进一步向上。
那么怎么上车呢?我们的建议是,从目前开始分批进入(类定投),直到收益达到预期。至于投资多少合适,那就看个人的情况了。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顺手点一下“❤”,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