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爱、我的思想以及对于爱人形象的回忆。
—— 《活出生命的意义》
1.
本周,
读了一本纸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深谙意义疗法的心理学家。书的前半部分,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中一直坚守自己的责任,并找到了活着的意义:等待离开集中营的一天,结合囚犯心理学,传播意义疗法。
从书中总结的一句话:有责任的自由,是人类真正的自由。
听了一本电子书《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书中主人公叶藏内心一直隐藏着“自己的一生是可耻”的认知。并在不断追求死亡中,把对生的怯懦、厌恶、恐惧,人类的虚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让人再次深思生命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叶藏的一生带着“讨好他人与自我攻击”的人际互动模式,我对主人公的“扭曲式善良”印象深刻。这本书的主人公与作者太宰治的一生互文。仿佛是太宰治一生的写照。文末,叶藏第五次自杀成功,让“生而为人,不必抱歉”这句话显得讽刺。
看了李安的一部旧电影《饮食男女》。朱师傅曾是台北圆山饭店行政总厨,家中有三个女儿。二女儿朱家倩是三个女儿里最具反叛精神的,但在电影的结尾,最叛逆的老二,却成了朱家最坚守的传承人,实现了小时候的做菜梦。
越反叛的孩子,对家族越忠诚— —经典的心理学话术。
循着行为的记忆,能找到流淌在血液里的家族代际遗传。
2.
有朋友说,囿于婆媳关系的樊笼,如果内心容不下对方,关系就容易恶化。
简言之,心理空间逼仄,现实关系紧张。
婆媳关系(公媳关系)的复杂,仿佛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当第三代出生,老人过来搭把手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也普遍存在。
一种现象,延伸出几段关系,并交织着N种隐藏的互动模式。
画个图:
假设:A 是儿媳妇,B 是儿子,C 是婆婆(公公),D 是孙子。
每个角色都需要面对三个人,三段关系。
以A为主体的:A-B,A-C,A-D
以B为主体的:B-A,B-C,B-D
以C为主体的:C-A,C-B,C-D
以D为主体的:D-A,D-B,D-C
假设这个四口之家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在这个家庭集体中,至少有6段关系需要相处与应对。
隐藏在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值得引发深思。
是像弗兰克尔所说的,承担起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之后获得相对的自由;还是像太宰治笔下的主人公,用讨好他人的方式生活,或自我压抑、自我攻击,亦或是不明所以地用愤怒来攻击他人?
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不自觉地带着养育者传承的人际互动模式。
倘若不对这些情绪性的习惯做一些觉察,改善。
如何能知道,一开始寓意美满的一段亲密关系,究竟为何走得越发艰辛,走得越发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3.
人际沟通分析学,
对“安抚”(strock))一词的解读:当我与你交流时,我会发出信号表示我关注你,而你也会关注我。
用人际沟通分析学的术语来说,任何关注的行为都是“安抚”。
人们需要“安抚”来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不论正面的,负面的,只要获得了关注,就获得了“安抚”。
引用一些在人类和动物发展方面的研究。
瑞内.斯皮茨做过一项著名的研究,他对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进行观察。这些孩子虽然能够吃饱穿暖、干净整洁,但他们还是比由母亲或其他直接照料者带大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身体和情感上的问题。
斯皮茨认为,孤儿院的孩子缺乏刺激,他们除了房间的白墙之外没什么可看的。最重要的是,他们与照看者只有很少的肢体接触。他们不像一般的孩子一样,能够从照看者那里得到抚摸、拥抱和安抚。
选用“安抚”一词意指婴儿对抚摸的需求。
成人以后的我们依然需要肢体接触,但是我们学会了用其他形式的关注代替肢体抚摸,比如一个微笑一个称赞,或者一个皱眉或责骂,这些都表明我们的存在得到了关注。
人际沟通分析学,创始人伯恩用“饥渴”一词表示我们对于他人关注的需求。
人们获得的人际安抚,有正面和负面的区分。并且在特定的人际互动中,隐藏着特定的安抚类型。
例如,某些婆媳关系的互动模式,常以双方都满怀负面情绪和感受收场。在互动中获得大量的负面安抚,彼此习惯性的无端指责,或嗤之以鼻冷笑离场。
为何每次一谈到某个话题,场面就要崩。
在一段关系里觉察彼此的互动模式,是有意义的。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