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母乳喂养中提到心理学家马勒的观点。他认为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分为3个阶段。
1,自闭期,从出生到1-2个月。
2,共生期。从出生第2个月到第5-6月。
3,分离个体化。6个月到36个月。
今天聊下共生期。
马勒认为婴儿在出生的第2个月开始和妈妈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就是婴儿和母亲是一个共同的功能体,双方在心理上处于共生状态。这时母亲和婴儿有共同的边界,双方有共同的体验。母亲痛苦,孩子也会痛苦,孩子高兴,母亲也会高兴,双方有着相同的情绪体验,并且相互依赖。婴儿依赖母亲,母亲也依赖婴儿。对于婴儿依赖母亲,这个我们很好理解,因为离开了母亲的养育,孩子是不可能存活的。可是在这个关系中,不仅是婴儿依赖母亲,而且母亲也依赖孩子。
比如,我们很多已婚的妈妈,他们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丈夫就没有兴趣了,她们就全身心扑到孩子身上,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心里眼里都是孩子。这时如果外力把孩子抱走不让妈妈来养,这些妈妈会感到特别的失落,有些甚至还抑郁了。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依赖。
我在一次接心理热线时就接到了这么一个事情。电话是一位父亲打来的,他很焦虑。问他焦虑什么,他说家里15岁的儿子每次洗澡的时候都要母亲进去帮他搓背,今天母亲有点不舒服,睡了。结果这个儿子就大发雷霆,一定要母亲起来帮他搓背。父亲觉得儿子这样做不对,应该让母亲睡觉。所以打电话来咨询儿子这么无理取闹,该怎么办?
我听了后很震惊。不是因为父亲说儿子的无理取闹,而是给我的信息是15岁的青春期的孩子居然可以让妈妈进到浴室中帮他搓背。而且一家人还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显然这个母亲和儿子没有边界感可言,他们是处于共生状态。
我们说正常的共生状态是在出生后6个月内就应该结束了,随着孩子肌肉的强壮可以控制身体,会走路,开始,孩子就进入了分离个人化时期,和妈妈逐步分离,形成单独的个体来发展自己。
而这个家庭,可以看到妈妈和孩子的共生关系一直持续到15年,还在继续。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母亲的依赖是天经地义的,关键是母亲可以在孩子开始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应该逐渐和孩子划清界限,你是你,我是我,这样才是帮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在这个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孩子的依赖。她不允许孩子独立。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渴望独立成为有主见的一个人的,可是母亲不允许,这种不允许就阻碍了孩子的分离和分化。孩子会非常痛苦,会非常愤怒。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妈妈让孩子长时间处在共生中,而没有发展出独立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了妈妈就什么事都做不了。所以这样的孩子,一方面很想离开妈妈可又离不开妈妈,依赖妈妈,另一方和妈妈的关系充满了激烈的冲突,甚至有暴力冲突。这个暴力冲突表达了孩子内心没办法独立的愤怒。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些家庭的矛盾冲突,一边是委屈的母亲,流着眼泪,控诉着儿子的不孝,一边是儿子表情冷漠,对母亲不理不睬。经过一番了解后其实就是一个强势的妈妈和一个不负责任的儿子的故事。原因就是这对母子就一直处在共生期。强势的妈妈一直侵犯这儿子的界限。如果孩子成为不了一个独立的人,孩子没有和母亲分离,那么他以后的个人情感,婚姻,工作,人际交往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后,作为家有孩子的母亲,特别是男孩子的母亲,请大家审视一下,回头看看,自己有没有和孩子的关系是共生状态。比如是不是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是不是经常控制孩子?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按照妈妈设定的道路去走?是不是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
其实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我们共生时我们给予共生,当孩子需要独立,个体化的时候,我们满足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按照正常的规律生长,就好了。如果你说,我就是对孩子不放心,我就是要管着孩子,我就担心孩子没有我的正确的管教就会长歪。对于这样的妈妈我想说,这些焦虑统统都是你自己的,你的原始家庭,你曾经的创伤,请你自己去想办法去修复好。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分离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人,同样也是可以为家人负责的人。
ources"���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