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去刷厕所吧。
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让你去刷一下厕所。
可能你看到这里有点困惑,这是什么操作?
我们厌学症管心营是专业处理厌学的机构,处理过很多厌学的问题,慢慢和你解释一下。
希望能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到你,毕竟道理你都懂,说得再多不如你去体验一下。
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其实学习和刷厕所某种意义上是很像的,都是得先忍受痛苦,然后感受愉悦。这里最重要的是,他不是改善生活,而是一个保底,是拉高最低水平的问题。
你学习不好,就要忍受糟糕的生活环境;你厕所刷不干净,就要忍受糟糕的居住环境。
你厕所刷好了,居住环境就提升了;你学习好了,你未来的生活环境就好了。
我们厌学症管心营在厌学问题的区分上,大概分为4个层次,思维、情绪、行为、结果。
思维是每个人都有的,比如有人可能想“干脆就退学算了,没意思”,但是下一秒就想,“退学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忍忍这几年就过去了。”有时会有“钻牛角尖”的想法,需要别人开导。
第二个层次,是情绪,一般是有了某种思维上认知后,自己感觉到痛苦而没办法通过意志力调节,这个时候就需要别人安慰或者疏导。
那么到了第三层次就是出现行为,比如明知道上学很重要,但是因为上学太痛苦,以至于不得不通过逃学、旷课来回避上学。
而到了第四阶段,通常是长期休学在家后,社会支持系统崩溃,而家庭支持系统,由于长期和父母呆在一起,必然产生冲突。外界冲突变成了家庭冲突,家庭这个避风港也没了,往往问题就会升级为抑郁症、躁狂症等等。
这里管心营判断,你应该处于第二和第三层次之间,已经有了厌学情绪,而且你没办法通过意志力来控制,目前已经出现了厌学的行为,但是还有求助的意愿。
02
已经上了初中,相信很多道理你都懂。
你完全可以理解不好好上学没有好果子,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你都会很痛苦。
老师认为,离不开手机,是其实是因为学习不好,你没办法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或者说你没办法忍受学习的痛苦。
人并不是完全理性,还有很大程度是非理性的,也就是受到情绪控制的。
其实我们厌学症管心营非常能够理解你,上学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打趣点说,上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不喜欢,但是不得不做的工作。
不是所有人都能说服自己上学是有意义的。
无论怎么修饰,上学就是一件枯燥而且乏味的事情。
这里老师相信,很多道理孩子都明白。
但是不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你不明白道理,而是因为情绪不好。
在很多案例中,我们管心营的老师都和孩子聊过上学和情绪的问题。
厌学,讲直白点就是学习这件事情感觉不到【爽】。
爽这件事情重要嘛?太重要了。
胖子是不知道暴饮暴食有害健康吗?知道,但是为了爽,还是吃了。
大人明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爽,还是抽烟。
你为什么玩手机,不知道会影响
学习效率吗?当然知道,但是你为了爽还是会玩的。
所以这里道理不是重要的,感受和体验是重要的。
为什么建议你去刷厕所呢?这也是一种体验,而且是有意识的体验忍耐糟糕的事情,并且通过这个事情感受到你【用主观努力改善了环境】的体验。
在心理学上,有也象征性意义,刷去污垢的同时,也刷去内心无从改变处境的无助感。
这种改变无助感的体验,也是一种爽的体验。可以帮你获得新的良好体验,并且转移到学习上。
当然,如果马桶已经一般干净了,你就不要再刷了,那是【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