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陪伴教做人、
二类陪伴在身边、
三类陪伴视而不见、
四类陪伴成仇人。
陪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爱与教育。
01
大宝幼儿园的一位家长,因为孩子的一些小事,在班级群里严词要求老师召开一次家长会,还要园长参加。
因为学期快要结束,家长和老师交流机会不多,所以他的要求被家长们一致通过,老师商量过后也同意了。
没想到,等家长会时间确定后,这位家长却说那时候自己正在上班,没时间来参加。
幼儿园老师耐心也好,告诉他如果没时间可以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单独交流。
这位家长严词拒绝:自己每天很忙,没时间接送孩子,都是家里老人接送。
最后,班级大多数家长都在老师确定的时间点开开心心去开了家长会,那位发起者最终没有参加。
因为太忙,有时候在群里发一通又一通的牢骚,而不能请假一小时给孩子开家长会。
呵呵,奥巴马都没有缺席过自己女儿的每一场家长会,你会比他更忙?
这种看似对孩子很上心,却不肯抽出一点时间为孩子做事的父母,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02
办公室同事小丁自从有了孩子,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买买买,天天给孩子买玩具。
可她还是经常为孩子的事愁绪满怀。
问其原因,原来是她买回去的玩具,孩子并不喜欢,都是随手扔在一边,然后缠着她不停哭闹。
大家给她支招:“和孩子一起玩呗,光给他玩具不陪他,他也不会玩啊。”
小丁满脸不耐烦:“我哪有空啊,每天上班挺累的,下班后就想玩会手机,每天能陪在他身边就不错了。”
名义上,小丁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可实际上,孩子还是孤单的。
03
最近关于一对美国华裔夫妇杀死并腌制女儿的新闻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底线。
据报道,这对夫妻开了一家中餐厅,平时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带在身边的5岁女儿。女儿不听话,每次都是一揍了之。
这一次,女儿又惹恼了妈妈,她一怒之下便重殴女儿头部多次,直到女儿口吐绿色液体。
爸爸紧急抢救,也没能挽救幼小女儿的性命。
两人太忙了,只好把死去的女儿放进容器里,用盐覆盖好藏在冰箱上方,并且报警声称女儿失踪了。
警察第二天发现了小女孩的尸体,逮捕了这对夫妻。。
小女孩的妈妈说,她只有两只手,不是四只手,又要在餐馆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事情太多。
女儿很不听话,所以她失手杀了她。
这个一直跟在父母身边的五岁小女孩或许会羡慕那些留守儿童。
他们虽然不能在父母身边长大,但起码可以保住性命,心中还能充满对父母的各种美好念想,畅想一下和父母团聚的幸福。
前一阵子很火的留守儿童“冰花男孩”,他的父亲在面对大家的捐赠时,能够冷静的说出:“我们家条件是不好,但关注的热度总会过去,我怕到时候有落差反而会影响孩子……我不希望因为这事让他觉得可以不劳而获,还是要脚踏实地。”
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们冷静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却影响着“冰花男孩”,让我们在心疼孩子的同时,还满怀欣慰和感动。
与其每天辱骂殴打、甚至要了孩子的命,还不如为了生活相隔一方,起码在孩子的心中,父母还保留着最美好的形象。
04
1954年,20岁的傅聪赴波兰留学,从这一年刻直到1966年的十多年间,他的父母给他和他的弟弟傅敏写了近两百封信,最后摘编成一本《傅雷家书》。
信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老一代知识分子傅雷,用充满脉脉温情的笔墨,灌输给孩子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洋洋洒洒的书信中,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
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如今,八十多岁的傅聪谈起这本家书,还忍不住泪流满面。父母虽然早已不在身边,但是拳拳爱子之情却一直陪伴着两个孩子。
而父母书信中教给孩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高尚爱国情怀,将成为他们代代相传的家族精神。
05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注重对孩子朝夕相处的陪伴。
然而,陪伴,仅仅是时刻陪在身边便足够吗?
在我看来,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可以分为几类:
一类陪伴教做人、
二类陪伴在身边、
三类陪伴视而不见、
四类陪伴成仇人。
陪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爱与教育。
为人父母的,你对孩子,算得上哪类陪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