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不算十分常见,在我国的发病率不到千分之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强直性脊柱炎。
2、这个病比较多见于年轻男性,男女比大概为4:1。通常最早的症状,就是下背部疼痛,医学上称为“骶髂关节”疼痛。骶髂关节在哪里?你可能知道,脊柱从上到下,是由颈椎、胸椎、腰椎串起来形成的。但你也许不知道,在腰椎的下方还有一块大大的三角形的“骶骨”。这块骶骨,其实是由好几块骶椎融合形成了一大块骨头。同时,骨盆的两边各有一块髂骨。骶骨与髂骨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左右两个关节,叫骶髂关节。如果没听懂,也没关系。你就用手摸摸自己屁股沟稍上方的两侧,那里就是。
3、强直性脊柱炎是个有“上进心”的小城青年。它不甘局限在骶髂关节这个小地方,它要不断向上爬。向上爬,往哪里爬?当然就是腰椎、胸椎和颈椎。当炎症慢慢侵犯到整条脊柱以后,脊柱的活动范围就会变差。一开始,表现为向后方和向两侧弯腰时,活动受限。到了晚期,向前弯也开始受限。同时伴随有腰背部疼痛。
4、这种疼痛说来奇怪,它是休息后加剧,活动后缓解。患者经常是睡了一个晚上,早上起来感觉腰背部特别僵硬疼痛。甚至有时,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痛醒。这跟一般的腰肌劳损所引起的疼痛,是不是正好相反?这也是可以引起患者重视的一个特殊表现。
5、除了脊柱以外,身体其他部位的大关节都可能受到这种炎症的波及。但主要还是表现在脊柱,不然就不叫“强直性脊柱炎”了。另外,眼、心、肺、胃肠、神经、皮肤、黏膜等都可能受到病变影响。所以,强直性脊柱炎不是骨科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要看风湿免疫科。
6、我估计,看到这里,有人已经越来越怀疑自己就是强直性脊柱炎了。先别胡思乱想。一般来说,以下四项具备三项,临床上才可能诊断:1)下腰背部疼痛3月以上,特别是要有“休息后加剧,活动后缓解”的特征。2)腰椎活动范围明显受限。3)胸廓活动范围明显减小。4)X光片显示骶髂关节炎。这些都由专科医生检查后,才能确认。你自己的感觉,不能说明问题。
7、那么,这骶髂关节怎么就会出现炎症的呢?首先,可能与遗传有关。具体来说,是一种名为HLA-B27抗原的基因表达。HLA的中文名称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科学家发现,90%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HLA-B27都呈阳性;但普通人群中呢,只有5%-10%的人HLA-B27呈阳性。由于强直性脊柱炎与许多疾病的表现都很相似,因而经常难以确诊。此时,HLA-B27的检测就能大显身手了。
8、除了遗传,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也是一个重要病因。所谓自身免疫反应,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统把自己的组织当作了外来病原,通过发炎的办法,进行攻击消灭。大概有6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他们身上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些指标,都会异常升高。
9、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的可以控制得很稳定,有的则会病情反复,持续进展。治疗方面有药物和手术两种方式,但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改善疼痛和僵硬的症状,并延缓病情发展。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这跟绝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样的。
10、最后,谈谈强直性脊柱炎的核保。首先看客户是否已有脊柱或其它大关节畸形,或者是否有其它器官受损。如果没有,那么各险种都能承保,只是医疗险要做相关除外。如果有,且疾病正在活动期,还在治疗中,那么所有险种都要拒保。如果虽有畸形和器官受损,但已不在活动期,也不需治疗了,那么寿险和重疾险可能加费承保,但医疗险仍要拒保。
11、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组非常难治的疾病。我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桥本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等。这类疾病的核保,总体不乐观。当然,有些情况可能并非糟糕到必须拒保,但至少都要个案评估,很难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