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从守卫者1号下架,多次赔付重疾险的推荐出现了一段真空期。
虽然陆续有几款产品上线,但我都没推。
一个理由:阉割一些关键保障,或者把健康告知设计得非常严苛,以此换来更低的价格,这种产品没啥意思,也不适合普罗大众。
我们选多次赔付,就是为了得到更周全的保障,阉割版的产品或者投保门槛过高的产品,没有意义。
4.16号上线的倍多分1号,会成为继守卫者1号之后,最有竞争力的多次赔付产品,值得关注。
02
新产品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对标老产品,取长补短。
倍多分1号充分体现了后发优势:无论是保障内容还是价格,优势都非常明显。
保障全面
包含【多次赔付】+【重疾保额增长】+【中症责任】+【轻症责任】+【身故责任】+【全面豁免责任】。
投保灵活
· 可选保障至70岁或保到终身;
· 缴费期最长可选30年交;
· 支持智能核保,常见健康异常可以用智能核保在线核保。
价格有竞争力
· 和线上多次赔付的鼻祖哆啦A保相比,保费基本一样。
· 但增加了中症保障,重疾分组更合理,费用并没有上浮,反而小降了一点。
· 与线下同类产品相比,费率优势就更明显。
细抠每一项保障,都在市场平均水准之上。
当然,买重疾险核心要关注的还是重疾保障,这正是倍多分1号的核心优势,详细说说它的保障设计。
03
108种重疾,分组合理,保额可以增长
先说分组合理
重疾险分组是否合理,有三个判断标准:
①总分组数量,越多越好。
②中保协规定的6种高发重疾,最好分属于不同组。
③恶性肿瘤最好单独分组。
相比其他多次重疾险,倍多分1号的疾病分组更合理。
· 108种重疾,分为6组。
· 高发重疾分属4个不同的组别,恶性肿瘤相当于单独分组,提高了获赔概率。
来张对比表直观感受一下:
什么叫“相当于单独分组”?
倍多分1号把恶性肿瘤和“侵蚀性葡萄胎”放在同一组。
而侵蚀性葡萄胎是女性妊娠期可能发生的一种罕见病,发病率极低。
把它和恶性肿瘤放在一组,基本不影响恶性肿瘤的赔获赔概率。
再说重疾保额会增长。
首次赔付后,重疾保额对应增长,这个设计在多次赔付产品中,只有倍多分1号有。
首次重疾:赔100%保额,
二次重疾:赔110%保额,
第3-6次重疾:赔120%保额。
理论上,累计最高可以赔付880%的保额(应该没有人希望自己全中……)
04
中症保障优秀
中症保障是倍多分的一大亮点。
不分组,赔2次,没有间隔期,每次赔付50%保额。
首先,轻症变中症,保额提升20%。
细究倍多分的中症疾病列表:25种中症,有14种在其他产品中是当轻症理赔的。
从轻症划归到中症,相当于直接提升了20%的保额(轻症赔30%,中症赔50%)。
新增的另外11种,包含了两项高发中症:中度急性心肌梗塞、中度脑中风后遗症。根据历史理赔数据,男性用到的可能性还挺大。
亮点二:递进式赔付,提供“全疾病周期”的保障。
根据轻、中、重三阶段递进赔付的约定,同一病症发展恶化,累计赔付比例可达180%。
中保协规定的25种高发重疾,有6种可以在倍多分1号找到对应的轻症和中症状态。这一点,十分可贵。
举个例子:
我们的男主角二狗子。
首次确诊听力严重受损,属于轻症,赔30%保额。
之后恶化,确诊单耳失聪,属于中症,再赔50%保额。
最后不幸恶化成双耳失聪,属于重疾,赔付100%保额。
那么二狗子累计可拿到:30%+50%+100%=180%的保额赔偿。
05
等待期内出险,规则更加人性化
很多重疾险产品,在等待期内发生轻症/中症,合同直接中止,退还保费,想要再投保其它产品会非常困难。
倍多分1号在这一点的处理比较人性化。
180天等待期内,如果发生合同约定的轻症或中症,不承担保险责任,除外该项轻症或中症,但合同不中止,其它保障继续有效。
06
总的来说,倍多分1号适合这三类同学
①第一次买重疾险,预算充足,想要多次赔付、全面保障的同学。
② 买过单次重疾,觉得不够,想要加保的同学。
③乙肝小三阳或单纯乙肝病毒携带,倍多分1号核保相对宽松,有标准体上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