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把《知否》重新温习了一遍。
很是钦佩剧中盛家老太太对明兰所做的一切。爱子,就该从小悉心养育,为他筹谋,让他将来,即使没有亲人庇护,也能有能力活得很好。
我自生病以来,最关注的就是儿子的健康,以及生活的能力。
中国的家长,最忌讳的就是和小辈讨论两性话题。可是,我觉得一个人生活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婚姻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谐。
我告诫儿子,将来要找一个正常家庭的女孩子。即女孩子的父母要夫妻恩爱,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人。
这样家庭出来的女孩子,大都性格很好,乐观开朗,容易相处。
我从小就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家庭中长大,跟着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使我自尊自爱,力求上进,可是,不可否认,我的性格还是忽多忽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听到我舅舅对我的一句评价“喜怒无常”。
那个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如此。现在我知道了症结所在,那还不是因为心里受了太多的伤!
心里伤痕累累的人,总是无法好好的享受生活,可能别人无心的一句话,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触及他心里的伤口,让他崩溃,歇斯底里。
从小缺爱的人,还严重缺乏安全感,幸福来临时,他会不安,会害怕失去,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是最折磨人的。
我还告诫儿子,将来找的女孩子,一定要心地善良,要懂得心疼你。
夫妻之间,最好的状态就是互相惯着。
我最不看好的夫妻关系就是,一个享受得要死,一个累得要死。
这种严重失衡的状态,可能可以持续一阵子,一个时间段如此,但是,一辈子如此,绝对不可能。
人与人之间,大家彼此都舒心,自在,才能相交和谐长久!
我还告诉我的儿子,婚姻中,最苦最累的一段时间就是头上几年磨合期。夫妻之间要磨合,婆媳之间要磨合,翁婿之间也要磨合……
而且,绝大多数夫妻,也是在这个时期要孩子。以至于日子更加艰难。
我深有体会,只是大人受点苦没什么,孩子也会跟着受罪,受委屈。
所以,我希望他婚后先磨合三年,过了磨合期再要孩子,这样,稳定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利。
现在的社会,感情大都自由开放,所以不可避免的涉及一个“分手”话题。
我最关注的也是我儿子有没有能理性处理分手的能力。
我告诫儿子,同一时期,只能相处一个女孩子,跟别的异性相处,一定要界限分明,不能暧昧不清。
喜欢一个女孩子就好好对她,不喜欢就明确拒绝,不要给别人错觉和希望。
不要轻易给承诺,给了承诺就要言出必行。
再喜欢一个人也不要忘了自己,尊严和良心,是永远不能丢弃的东西!
那天儿子和我讨论徐志摩和林徽因,陆小曼的感情纠葛,他说林徽因说,徐志摩爱的不是她这个活生生的人,他爱上的是他想象中的林徽因。
他问我如何区分是不是真爱?
我说我的理解就是,看那个人能不能包容你的缺点,怜悯你的脆弱?能,就是真爱!
反之,她总是想改变你,让你变成她所希望的样子,那她不是真的爱你,她爱的是她想象中的你,那个理想中你,跟她在一起,你会很累。
妈妈希望你能找一个懂得欣赏你的好,心疼你的弱的女孩子,你们两个互相惯着,踏实,舒心的,自由自在的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