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党中央召开了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和新媒体,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学习。这次大会明确了我们党和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干部要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勇于担当作为,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要始终强化政治意识、对党绝对忠诚,当好“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这些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可以说,我们镇村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步发展,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接续奋斗的结果。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捍卫“两个确立”融入血脉、把忠诚核心铸入灵魂,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矢志奋斗、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和优良业绩来回报党的关怀和培养。
二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融入中心大局,当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具体落到我们身边,就是要全力推进乡村的振兴发展,奋力谱写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当前,全省上下正掀起抢抓机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热潮,特别是作为第一批典型村,之前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工作的良好开局。比如有的镇村建设了古村商业街、特色小吃街,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大风车景观等功能配套设施,将当地的特色节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了乡村振兴风貌示范带。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了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探索成立了“民宿理事会”,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的镇村我们建立了夜巡机制,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等等,接下来,镇、村两级要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新审视工作定位、发展方位,深度思考现在“要干什么、要怎么干”的问题,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目标任务,以实施建设工程项目为抓手,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构建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三要始终加强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发展,当好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的使命感、紧迫感,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点多面广,我们必须拿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样的气势和魄力,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努力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真正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客观地说,这些年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我们积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大力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为“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但是,差距和短板也很明显,比如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乱摆乱放、乱设摊位、占道经营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脏、乱、差”的情况还一定程度存在。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还存在短板,乡村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彻底打通,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个一个加以解决,特别是在环境优化提升上,要充分利用好“百千万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抓项目、提档次、补短板,把资源和资金花在刀刃上,全面开展乡村“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努力把镇、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有魅力。
四要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坚持人民至上,当好惠民利民的先进示范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高品质、更加便利的生活。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心”:一是要强化“信心”,对老百姓来说,腰包鼓起来,底气就足。对村集体来说,村财政收入高了,信心就强。所以,要继续在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上下更大力气,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村财政收入方面,要继续深挖潜力、释放活力,实施好强村、富民、惠民项目,当好致富百姓、惠民利民的排头兵。二是要强化“暖心”,这方面,实事、好事、雪中送炭的事最能温暖人心、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赢得民心。村党组织一定要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决好村民反映强烈的出行、交通、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村庄整体发展。三是要强化“同心”,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一个乡村的事情好不好做,和这里的干群团不团结、群众和不和睦息息相关。每个镇、村都那么大,人有那么多,大家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一样,有不同的想法,意见不一致,这些都是正常的,党员干部要多做细致的工作,引导大家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做好当下人、做好当下事,团结干部群众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干部群众始终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上、凝聚到增进民生福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