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罗大佑那句旷古久远的声音听来仿若隔世依恋,无以为寄,像陆游的无奈,唐婉的相思,又怎不是分亦分,聚难聚。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陆游与唐婉的鹣蝶情深,姑且从二人感情的荡气回肠处……陆游沈园壁上题的这首《钗头凤》说起。
历史上任何一段心酸的爱情,大多有无法改变的现实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幼时,金人入侵,百姓流离失所,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陆家与唐家相互扶持,唐婉的才情,两人的倾心,于是,陆家以家传凤钗为信物成全了陆游与唐婉的青梅竹马、两小无差。
陆游十九岁时(1144年)与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的芊芊才女唐婉成婚,因志趣相投,二人皆喜好诗文,婚后三年琴瑟甚和、浓情蜜意、你侬我侬,然而,二人的情投意合,却终未得其母意。
陆母以“命运八字”、未有子嗣、误其前程命放翁休妻,然而"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多次劝解哀求无果,即使陆游悄然另筑别院安置,还是被发现,二人从此分离。
想来陆游也是极其“孝顺”,又或者无力挑战世俗,终归与唐婉再无往夕相偕相依之日。
离婚后,陆游如母之意娶了王氏,第二年生子,自此唐婉在父母家人安排下“改适同郡宗子士程(赵士程)”。
离别数年,陆游二十七岁(1151年),另一说为1155年,适逢会试失利,本就情绪低落,无比惆怅,又“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与唐婉重逢,四目相对那一刻,定然像张爱玲笔下十多年后顾曼桢和沈世钧的重逢,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道尽所有无奈和心酸。
相对那一刻,昔日恩爱厮守恍若隔世,竟无语凝噎,心中万般酸楚,彼时感叹。
她言明夫君后,以红酥手,递于他黄藤酒,他一饮而尽,心下感叹夕日执子之手,如今竟如宫墙之柳无法企及,相思之情无以为寄。
今日情景,怨只怨“东风恶,欢情薄”,才至此,几年离索,当时分离,让彼此错过,怎能不错,从此相思,破镜再无重圆日。
也许当年,他也曾求母亲,只要留下唐婉,愿意再娶他人,未能应允,又或者唐婉虽温柔贤良,却不愿与人共夫,毕竟已无本可考,如今,刚刚好也只能猜测了。
春日依旧明媚,人却日渐消瘦,一个“空”字,道尽徒劳。桃花落入闲池阁中,往日曾许的今生来世犹在耳边,却难诉衷肠,想想还是算了,即便说了又能如何,于是感慨“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钗头凤》
沈园重逢后,第二年,唐婉方在沈园壁上发现陆游当日所题《钗头凤》,一遍一遍读来,夕日情景再一次浮现,他的无奈与悲凉,怨愤与悔恨,相思与难舍,那么清晰地跃然壁上,想来若然当初一人站在壁前,许是伤心难言,失声痛哭。
唐婉于伤心绝望之余,和了这首词。想必陆游日后读来,仿佛她就站在他面前,诉的是生离,道的是死别。
世情薄凉,人心险恶,黄昏时的雨打落花瓣,风吹干了泪痕,想要提笔写下心事,终未成文,只能独自倚斜阑,自言自语。
今时已不同往日,你我各自成家,纵然相逢也是咫尺天涯,身体因为患病已时日无多,夜晚寒凉,身体再冷也难抵心灰意冷。怕人询问,也只能强颜欢笑,将这往夕未了情就此隐瞒。
“难、难、难”与“瞒、瞒、瞒”道出当时处境,也道出心里的绝望,唐婉自知此生再无缘,冲不破礼制也回不去当初,没了期待,也没了心力。相思终无果,郁结实难解。
这一题,竟是绝笔,之后没多久唐婉便香魂一缕随风散。
唐婉死后,沈园便成了陆游寄托相思的地方。
谁说“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陆游便不是,1205年时,陆游已八十岁,那句“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仍在感念唐婉,道不尽的相思。
也许,陆游与唐婉虽不似《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却隐忍许多。同是被迫分离,陆、唐婉二人,虽在日后各自成家,可是岁月如何能抵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