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一年前的我是很少发朋友圈的。在我认知中,生活的点滴是自己的,没必要拿出来给别人围观,品头论足。如果想要表达和倾诉,可以用笔端记录下来作为留存,或者邀三五友人酒酣之际侃侃畅谈,也可以线上和某个知己分享交流。这种分享是相对私密的,对方也都是特定的,结果是可知的。而发朋友圈,则是把自己的想法和足迹完全赤裸裸公开出去,你不知道谁能够看到,不知道看到的人对此什么态度,万一引起别人的不悦怎么办。当然可能我担心是多余的,也许别人根本没什么想法。不过我对此还是很有芥蒂。平时也就转发些行业文章。
改变始于去年的国庆假期。由于在长沙工作,远离父母,每年也就回家两次,春节和国庆节。母亲是典型的山东农村妇女,小学文凭,没有什么大的见识,一辈子与田地打交道,省吃俭用,只为我们兄妹二人走出农村,出人头地。而对时下流行的智能手机,微信视频聊天一窍不通。所以一直用一台非智能的老年手机,平时也就会接打电话。但是为了能让母亲在想我的时候能够看到,去年春节特给她买了台智能手机,给装了微信,并手把手的教了几天怎么用视频聊天功能。当时也只是安慰母亲,说现在有了视频聊天,想我的时候可以随时看到,不用再为我担心了。
春节一过,就回到了长沙继续工作,忙或不忙,总是忽略了给母亲定时打个电话。更别说用微信视频聊天了。质朴的母亲也不会主动表达说和我视频聊天。日子还是和往常一样,只在重要的节日,才会简单的和母亲打个电话,随便聊聊。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国庆节了。这半年多,受老婆高压政策和“炫耀”的动机,还是零星发过极少的几条关乎两人生活的朋友圈。当时也没在意。国庆回家和母亲闲聊,没想到母亲对我发的那仅有的几条朋友圈了如指掌,能唠唠叨叨说出我们在哪里拍的,穿的什么衣服,比春节时胖了或者瘦了,照片里的美食看着营不营养。
父亲和我说,母亲没事就喜欢拿出手机,笨拙的点到我微信的个人相册,反复看那几条极尽萧条的朋友圈,如果某一天有了新的更新,她看的就更频繁了,好多天都会絮絮叨叨的和父亲聊我们胖了还是瘦了。然而,由于我个人对朋友圈的抵触,这种让她絮叨的机会并不多。想到母亲天天打开微信,热切期盼的想看到子女新的动态,却由于我的原因每次换回的都是失落,心里不禁感到自责和愧疚。
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沉默的,不会去主动表达说想我们了,或者要求给她视频。她习惯默默的站在后面,关怀着自己的孩子,不去任何所求。朋友圈恰恰能够让她时刻看到孩子们的动态,感受的到孩子过的好不好,这样简单的要求,竟然由于我的无知而没能满足。
国庆最后一天,早上六点醒来,由于秋寒,院子被一层薄雾笼罩。母亲起个大早,在院子里忙碌着准备早饭。看着瘦小的母亲沉默的进出厨房,想到今天又要远行。内心一阵酸楚。母亲为我们操劳一辈子,我们又能为她做些什么呢,她仅仅想了解我们过的好不好,我们却能想到很多理由来拒绝和忽视。
后来,我就经常发一些记录生活的朋友圈,想让母亲打开手机时看到我的足迹和生活状态,能有和父亲絮叨的话题。朋友都很好奇,说我突然得瑟了,爱臭美了,我微笑不语。因为我知道,在遥远的家乡,有一个人会因为看到这些内容,而高兴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