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app,意外发现“散文专题”的刘主编邀我入群,心里一阵小窃喜,毕竟——又能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了,怎能不开心?
入群后,发现果然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大神们”争先恐后的投稿、分享、建言,虽称不上“百家争鸣”,但绝对也是“百花齐放”了。
随着气氛的活跃,越来越多的专题主编被拉进群,我陆续加入了几个感兴趣的群,贪婪的阅读着大家分享的各种笔下的智慧结晶,同时也结识志趣相投的新朋友,越发觉得写作这条路不那么孤单了。
当一篇题为《亲爱的,不要急,你要等》的文章进入视线的时候,有些许震动,心下想着这应该是个淡然的女子,不争不抢,只静静地守候。细看之下,发现不仅是淡然,还恰到好处地说出了很多初入此门中人的心境。
的确,凡投稿简书者,多是希望赢得关注和认可,希望上首页,上热门,这是坚守下去的不竭动力。然而,脚下的路不该只是为了别人,更该是为了自己的一份信念。就算是蜗牛,只要一直朝着目标,也总会有所收获的,何况你总归会比蜗牛快一点点吧?
等待尽管漫长,却是一种磨砺,一种信念,不该由外在的种种主宰,而应做好自己想做的,然后……静静等待花开。
回头想想,或许,从决定坚持写作的那天开始,我也经历了由急躁到顺其自然的蜕变。我一直鼓励自己的就是每天一点点的坚持与进步,即使缓慢,也还是让自己得到了锻炼。
看到她,看到群里的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个自己,那个懂你的、何处不相逢的自己。也因为这份懂得,私下里我和那个女孩开始像朋友那样聊天。
她说:喜欢所有坚持写文字的人,知道很多人和你一样的感觉真好。
我说:这是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
其实,最可贵的就是这份“何处不相逢”的慨叹吧,只因为——我们都一样,我们这群人都炽热地热爱着文字。
她又说:你现在在做跟文字相关的工作吗?是否会为此纠结?
我沉默了半晌,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有过纠结。但我更明白:当你的才华还不足以撑起梦想的时候,退而求其次的换一种方式将梦想坚守下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吧……
她虽未明确回答,但我相信这份坚守和努力向上的心,她和我一样。我更相信,那些每天愿意投身阅读和写作的群中人也跟我们一样。
有人说,相逢是首歌,充满喜和乐;也有人说,相逢何必曾相识。不管怎样,我要说:我感恩每一次这样的遇见,虽然看似偶然,虽然前一秒还不曾相识,却如“因缘际会”般让人由衷欣喜,而相遇的那个瞬间只消道一句“何处不相逢”,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