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是我“2字头”的最后一个生日,注重仪式感如我,给自己安排了一系列小节目。
首先,便是完成了长久以来的一个小心愿——纹身。
只有寥寥几个人见到过我露出来的纹身,都表示好好看,问我是什么图案。
在这里统一公布答案,我纹的是:自己的名字、生日、守护星土星。
其实纹什么图案困扰了很久,直到有次回顾过去这一年,发现自己虽然基本处于单身状态,但潜意识中始终觉得:一个人穷尽一生所要练习的,是处理与自己的关系。
处理职场关系、两性关系、婆媳关系......再难也都是一时的,唯有和自己的和平共处,是一生的课题。
正是因为想清楚这个问题,内心笃定了许多。毕竟,有没有找对象,和有没有找到自己坚信的东西相比,真是不值得一提。
所以生日纹身,不是因为叛逆,也不是为了看起来与众不同,只是时刻提醒着:
从出生这一刻起,能陪我度过漫长岁月直至生命尽头的,唯有自己。我的守护,是宇宙,是星辰。我有权主宰着自己的肉身,还有灵魂。
02
曾经在作者美亚的文章中读到一个很喜欢的故事:
在尼泊尔有个古老民族——尼瓦尔族,这个民族的女孩嫁人前都要结两次婚。第一次嫁给一颗叫贝尔果的坚果,第二次嫁给太阳。
第一次婚礼发生在青春期之前。隆重的“益喜”仪式上,父母会将贝尔果用红布包好,作为女孩此生最忠贞的伴侣。
第二次嫁娶,女孩月事初来,要在一个黑暗的密室里待上11天足不出户,第12天重见天日,嫁给太阳。
其实,第一次婚姻,她们嫁给了自己——情爱叵测,唯有自爱才是永恒。
第二次更像是一场成人礼,在密集体验孤寂和恐惧之后,无论是否有幸得到美满的婚姻,都能明白孤独是女人一生的常态,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对后面的婚姻泰然处之。
这两场仪式旨在点化尼瓦尔族的女孩们:生而为人,其次为女人,最后自选为人妻为人母。我们不但可以自选身份,也可自选时间。
我曾经不是很喜欢自己,总是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有人说我性子坚毅,我便回击自己明明有温柔的一面;有人说找个差不多得了,我只会内心忿忿,凭什么。当我认清,原来我的人生只需要给自己交代就好,一身轻松,爱谁谁。
我的个性签名一直是潇洒姐王潇的名言:“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是一句誓言。”我想,我正在努力践行着这一誓言。
03
我和我爸爸都是1月10号出生的,特别巧。
生日前夕,父女俩通了一个很长的电话。我爸总结出了过去一段时间我个人成长的10字箴言:“认识你自己,别人认可你。”
他说:如果别人认可你,但你没能准确认识自己,你做事会没有方向;如果你有自知之明,但收获不了别人的认可,也无法成事。
2017年,我开始根据自己的节奏写作,创办了公众号“小马生活实验室”,在生活中进行很多新尝试。常有人艳羡地问我:怎么你总是可以把生活折腾出花儿来?答案就是,只要我想,整个宇宙都是我的实验室。
写作,让我重新认识真实的自己。开展生活实验,让我喜欢有趣的自己。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循环,我越写越有感觉,越写越喜欢自己。
我很赞同老爸随口而出的“十字箴言”语序,因为和我想的一样,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前提是那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着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04
《甲方乙方》里有句经典台词:“1997 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对于出生在阳历年初、农历年末的我来说,每次过生日,也正是辞旧迎新之际。利用生日总结过去一年的成长和心得,再合适不过。我想,2017年,我有以下变化:
1、欣然接受自己的年龄
过去一年,我终于,心平气和接受被小朋友叫”阿姨“这回事了,之前,总是会故作姿态地渴望对方叫”姐姐“。
写这篇文章前,我一个有偶像包袱的人,挣扎过要不要提自己的年龄,毕竟连90后都端起保温壶开始养生,00后们都陆续成年了,我一个尴尬85后的尾巴,连个话题都没有。
我喜欢和90、80、70、60后们打交道,无论和哪个年龄段的人交流,我们互相学习。没必要听信全社会的年龄恐慌,不是谁都一定要活成少女。
悦纳自己,包括年龄,才是自信的开始。
2、人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是个挺怂的人,有时被别人损害了利益,也宁可选择当和事佬。
有个朋友常把一句话挂嘴边“没啥,自己选的”,用以自我警示。同样的,他也常劝我,如果被人欺负了,要硬气一点:“你就问TA‘你弱你有理’啊?”
当行动替代了抱怨,主动出击替代被动等待,我开始慎重做决定,一旦做了,就不允许自己拍大腿反悔。
3、允许一切如是
我之前是个还挺较真儿的人,并且惯性思维是一件事情“非黑即白”。这一年,经过种种,终于承认原来这世上很多事处在灰色地带,没有明确的界限。
学会模糊地看待事情,并不是要刻意蒙蔽双眼,麻木心灵。我自己都有多面性,就要允许别人的这种可能。很多事根本没那么复杂,无论怎样,开心就好。
“你开心就好”不应仅仅是日常对谈话另一方的无奈调侃,更应该是夜深人静时对迷茫中自己的行动指南。
很欣喜于这一系列肉眼可见的改变。
201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05
我的好朋友文叨叨曾写过一篇爆款文《你喜欢现在的你吗?——写在31岁生日这一天》,全天霸屏简书首页,全网阅读达10万+。
她的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我隐隐觉得,生活的大幕在缓缓拉开,幕布后面的舞台,可能将要上演特别精彩的故事。期待,兴奋,又有隐隐的焦虑。我想,我必须用文字来记取这一刻,在我31岁这一年的冬天,它将在我的人生中谱写怎样的章节。”
我想,仅仅需要在年龄处替换一个数字,以上这段话便能涵盖我此刻内心种种。这篇文,也算是我向自己在写作上引路人的一篇致敬。
生日快乐,有生之日,都快乐。
毕竟人生苦短,甜长。
终于,当有人问我:嗨,你喜欢现在的你吗?
我可以温柔而坚定地回答:我从未如此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