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三川
读书,读书!
还看电视,把该读的书读了
快去,看书去!
多读书!读好书!
,,,,,,
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我,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一代代人,听着这些唠叨长大。(上了大学成了人之后,反倒没人说了。)
这样的读书,作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伴随着巨大的应试压力,丝毫没有阅读的乐趣。
什么是阅读的乐趣?
为什么阅读?
阅读有必要吗?
问过你自己吗?特别是上了大学成了人之后的你。
(Flickr上著名的二战照片,标题:Holland House Library, London — September, 1940。)
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空袭后,西伦敦荷兰屋的图书馆严重受创,三名读者仍浏览不倦。 三位绅士一定对阅读充满了乐趣,若问他们阅读的乐趣是什么,我估计三位绅士一定会微微一笑,然后又埋头阅读,去享受他们的乐趣了。
吾:还真没仔细想过。
阅读的乐趣是什么?
阅读的乐趣是享受。
为什么阅读?
因为阅读是一种享受。
阅读有必要吗?
有!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体验这种享受。
吾:循环解释味同嚼蜡。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呢?
这是一种与前贤交流,觅得知音,惺惺相惜的享受;是跳出羁绊,自由创造,独立思考的享受;是摆脱蒙昧,超越自我,灵魂皈依的享受;这种享受是非物质的,属于精神世界,形而上的。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300多年前,唐代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写下这四句诗,22个字。诗人以无比开阔的胸襟向这个世界宣告,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这个时代所开创的文明,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这片大陆上都是巅峰,屹立至今无法超越。
1300年后的你,正在读我这篇雄文的你,阅读完这四句诗,你是什么感受呢?享受吗?
吾:人类整体渺小而个体伟大。
每天奔波于俗世,忙于生计,桎梏于欲望,构陷于人情的你,是否忽然会感觉到孤独,在午夜梦回之时;会寂寞于喧哗的各种聚会,会在醉酒之后绝望;是否会感到悲悯,当无意间望见无尽的银河;会无聊于激烈的争吵,会在狂喜之后痛苦。
如果你会,读完这首诗,你一定也会心有戚戚焉。你一定会同感于1300年前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时抒发的情怀。穿透时空,你能看见泪流满面的诗人,他的身躯是如此伟岸,顶天立地,以至于不见了幽州台。他向时空、向天地宣言,作为一个人,肉体上虽囿于时空,可是精神上却与同日月同辉。
阅读完这首诗,你会感到幽州台上的风,吹起诗人的衣袂也吹过你的脸。阅读完这首诗,你就找到了一个知音,1300多年前一位诗人,与你有着同样的困惑。阅读完这首诗,当孤独与寂寞再度突袭的时候,当绝望与痛苦再度降临的时候,你会知道,有无数的先贤与你分担。阅读完这首诗,你就不再是那个疲于奔命的人,不再是一个灵魂无所依,惶惶不可终日的人,因为你知道,虽然人生有限,但你终可以超越。
这就是阅读的乐趣,
这就是为什么阅读,
这就是阅读的必要性。
吾:阅读的乐趣来自于精神上的共通。
如果你不会,你没有一点感觉,那么就去读另外一首诗。阅读吧,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总会有只言片语感动你,随着阅读的深入,随着精神世界的丰满充盈,你就会享受阅读,体会到乐趣,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