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时代是在黑龙江度过的,大一那年的冬天,速度滑冰成了体育必修课。
开课之前我们宿舍四个女孩,又约上其他几名同学,一起去冰场试冰。无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冰场。
那天,我见到了真正在冰上自如滑行的人,正滑,倒滑,定格,转体,起停自如。我新生羡慕,觉得他们都好厉害。
班里的一位男同学看到我们,便微笑着滑过来招呼:快换鞋啊,试试,可好玩啦!
我说:看你很会滑,以前练过的吧?我可是第一次穿冰刀啊,以前连冰场都没见过呢。
他大笑着说:哪里,我才来了十几分钟而已,试着滑两下就会了!你们也下来试试,特简单!
听他这么说,我也觉得滑冰应该是件容易事。最起码对于东北孩子来说,从小就在冰雪道滑的路面行走,学个滑冰,应该是小菜!
可我错了,根本就没有他说得那么简单。
他的确没有骗人,其他几位同学真的就是20分钟左右就能战战巍巍地开始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过去后,她们几乎都可以独立的滑行了,虽然滑得很慢,也谈不上冰姿,偶尔还会摔跟头。但最起码,她们都能滑了。
只有我,连在冰面上站都站不起来,两个一米八的男生架着我,都站不住。我很沮丧,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学会滑冰,不然今年就放弃吧,等大二冬天再去重修。
回宿舍以后,我想了很久:不能就这样挂掉!今年觉得学滑冰很痛苦,但如果挂掉的话,明年重修时还要再痛苦一个冬天,倒不如现在好好练习,一次通过!
就这样,我开始了速滑路上的苦修,我拒绝了班里主动陪我练习的两位同学,决定自己练。因为他们分别是齐齐哈尔市和佳木斯市的优秀青少年速滑队员(齐齐哈尔和佳木斯是冰雪项目强市,冬奥会的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来自这两个城市),他们在省级比赛中都获过奖,我不想给他们丢脸,更不想浪费他们的时间。
练习了三四天,我终于能在冰面上站住了,但是一动仍然会摔倒。但是于我,这仍旧是个巨大的突破!可同样是零基础,那些学得快的同学们,只需一个下午就能自如地滑了。
就是这样的运动基础,就是这样的身体条件,我一直在刻苦的练习,只是为了能在大二的冬天不再重修。
每天在食堂吃过午饭以后,同学们都回到宿舍休息,睡午觉,我一个人背着冰刀去冰场练习。晚上没有课同学们都出去约会、逛街,我也是一个人背着冰刀一个人去冰场练习。一边练习一边默念要领屈腿屈膝,上身前倾,重心压低,左蹬,右蹬…
渐渐的,我可以自如的滑了,甚至开始享受提速之后耳畔生风的感觉。像是在飞,什么烦恼都被吹走了。我开始期待每天午饭之后去冰场练习的时间了,期待在冰场上的恣意挥洒,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还有冰刀和冰面摩擦的“嚓嚓”声。
终于,期末考试开始了,我的目标就是及格!意外的是,一路上我滑得很轻松,但却一直在不停地超越!超越!毫不费力!
考核结果也令我目瞪口呆,我的成绩竟然是优秀!从不敢站冰,到享受滑冰,到爱上冰上起舞的那种感觉,首先,这和我的刻意练习是分不开的。
那个学期,我的课余时间除了上自习,就是去冰场。速滑考试那天,我惊艳了赛道周围所有的同学,但他们并不知道,我在这背后付出了多少时间,摔过了多少跟头。
我们一直过高的估计天赋的作用,低估了诸如机会、动力和努力的价值。跳出舒适区突破自己,刻意练习,在每一个行业和领域中都是提高能力和技能的不二法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那些在自己的领域中能够取得一定成就的,从来都不是一开始在天赋上稍占优势的人。
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纵向比较,就是自己跟自己比。
期末考试那天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速度到底在同学们中间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因为我一直都是自己默默地练习,上课时即使是大家在一起,基本也都是跟着老师的节奏,集体滑,匀速滑,重点掌握老师强调的要领,看不出谁快谁慢。
所谓成功,就是自己跟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能比昨天强那么一点点,明天的自己又比今天强那么一点点,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是“赢”。
再次,没有好高骛远,我只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
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告诉我们:在选择英文阅读材料时,不要那些选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太简单的会使读起来没兴趣,也不要高出自己能力太多的,那会使自己觉得太难而放弃,最好的选择,就是永远选择那些自己点着脚尖能够到的。
对于速滑课,我也没有想过要滑到什么水平以上,目标只是及格而已。但当目标明确,又能坚持自律,每天向着这个目标一点一点靠近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远远超过当初对自己的设限。
哪里来的天才,练习成就伟大!
若璠su,二宝妈,坚持100天跑步,坚持100天连续写作。今天是连续写作的第15天,累计输出11331字。
自律让一切更自由,我愿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