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爱是一种艺术吗?{
爱不是一件消极被动的事, 爱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你渴望爱, 你渴望积极地参与其中, 你得积累经验得有足够的实践活动, 然后才能慢慢领悟其中真谛, 进而更好地去感受爱实践爱享受爱.
爱并不是一件生下来就会的事. 或许你大概知道爱是怎么一回事, 但没有经历过实践这件事终究对你而言是陌生的, 若你终有一天投入到爱的实践当中, 一开始你必定是无知茫然且能体会学习很多具体的知识的.
那么爱如果不仅是被爱的问题, 还是爱的问题, 那爱的问题是什么? 主观地执行爱, 是什么意思? 被爱的实践活动是增加自己对异性的吸引, 提高自己的性吸引力, 那爱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我也不懂.
如何去爱? 如何主动地爱人?
找到了合适的/正确的对象就能很好地爱? 关键在于爱的对象的寻找, 而不是爱的能力的积累和提升, 这是多数人的一个误解. 进一步说, 如果爱的能力没有提升, 即使找到了看似完美的对象也无法幸福地爱. 这样问题的主要矛盾就在于爱的能力是否到位, 而不是找的对象是否各方面出色令人称心如意.
意思是...找对象, 不论是结婚的对象还是恋爱的对象, 本质上还是从自己接触到的潜在目标中择优, 根据自己的各项指标去匹配对方的各项指标, 并从中挑出综合评分最高且同样对自己有意的对象发展感情. 和商品交换是大差不差的一回事儿, 物化他人同时物化自己. 虽然听起来很奇怪, 但是没有长时间的深交的话不会很多地从感情和精神方面对某人产生依恋和倾心. 这也很正常. 对不熟的人自然没法从精神方面去量化, 只能从自己能了解到的方面----外貌和行为作风做经验主义的推断. 这也是需要打点自己外形并优化自己言谈举止的原因, 得先从外表上提升性吸引力才有机会引得别人来观察你是否有内在美.
暧昧以及爱情初始阶段是非常热烈甜蜜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感觉会淡掉. 从生物学的角度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在热恋阶段激素分泌旺盛, 而这带来了大脑激烈的水电反应, 最终使恋人感到这份爱是如此的热烈真挚, 仿佛可以一吻天荒, 爱到海枯石烂. 但很明显, 这是人类演化带来的一个小计俩, 热恋的激情可以促使双方对于发生性行为都怀抱热情, 有助于基因的传递. 所以暧昧和热恋阶段的上头是不靠谱的, 这阶段的想法和承诺同样不一定可靠. 在度过干柴烈火的热恋期后理智主导下如果还能对对方抱有一定程度的依恋和倾心才是保持爱情持久的防腐剂. 因此在爱情里保持理智是件难能可贵的事.
“但爱是不可能拉倒了事的.”爱的门槛相对而言很低, 很多时候开始一段爱情不需要先修课和预备知识, 但经营这段感情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爱的大师, 都是一步一步学习进步来的. 因此恋爱经验才如此可贵, 对双方而言都是如此.
不疯魔, 不成活. 掌握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是一回事, 但对这件事怀抱恒久的热情这样重要. 不是对爱人或者被爱怀抱热情, 而是对学习爱这件事怀抱热情. 主观的态度要到位, 再辅以客观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积累, 这才有成事的可能.
}#第一章_爱是一种艺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