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妈妈,孩子今天忘带语文书,你送过来吧!” “xx爸爸,你家孩子今天上课一个字也不写,还扰乱旁边的孩子学习,你说怎么办?” “xx家长,xx刚才又打架了,你过来处理一下吧!” 这一通通电话,一条条的微信,相信工作日地每天都在教室、办公室里不断地上演着。我们校门口每天也有不少的家长来来回回,进进出出。走廊上,办公桌前老师们在痛斥着孩子的各种恶习,家长们耐着性子,陪着孩子,挤出笑脸,绞尽脑汁的恭维着老师,生怕自己的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句话,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引起老师的不满,让老师定性为“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孩子,这样家庭的孩子,这个孩子真是无可救药”。 再看校门外,被我们批评一顿地孩子和家长,好点的在问其他人有什么好方法教育孩子,看紧孩子;有的嘟囔着怎样打骂孩子;还有的一出校门,挥挥手,不带走只言片语;差一点的,要么推脱有事不来,要么不接电话,甚至开始批评我们老师做的不合适,匿名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成为我们教师口中“难缠”“不配合”的“刺头”人物。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灵魂”的说法。给予孩子最美好、最珍贵礼物的两个人,本应该是最和谐的,朝着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努力前行,为何成为敌人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改善这种关系,形成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的合作伙伴呢? 我做了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决定请家长到学校来时,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一想:1.这件事值不值得让家长放下工作来处理?2.这件事通过家长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3.孩子出现了这些问题,你能否给家长提供好的建议或者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成长? 如果我们想清楚了这些,再请家长到学校来,和家长的沟通或许会举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放下自己的事情,来学校处理孩子的事情,是想解决事情的,并不是来听我们唠唠叨叨训斥的。 其次,我们要做好自己教师的本分。 第一,认真批改作业,发到孩子手中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尤其是需要家长签字的作业,一定要亲自、细致批改,孩子写得好的作业,看得见,提出鼓励;错的地方,画出来,最好还能督促孩子改正错题。第二,孩子之间出现了问题,能公正公平的处理,做到不偏不倚,实事求是。第三,真正关爱孩子。小学生是一群还没有自主能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危险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还不强烈,也不能明确的辨别是非;再加上现在的大班额教学,孩子们之间难免磕磕碰碰,通知家长处理一下,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一旦出现流血或永久性的伤害,我们应该站在母亲的角度处理问题,第一件事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带孩子上医院,同时通知家长,回来后再追究责任人,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能做到这些,才是尽到一个教师最基本的事情。 校园里小学生磕掉恒牙的事件时有发生,哪个老师碰到这样的事情都是头疼不已!牙齿是不可再生的,它的缺少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但又没有给孩子造成身体的巨大伤害,只能给孩子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牵扯到家长的利益,谁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给别人呢?大家就补偿纠缠不清,我们稍有不慎还会被卷入其中。 曾经有个调皮的男孩子,课间因为跑的太急,撞上了一个体型和他差不多的孩子,结果把自己的门牙撞断了,把对方的槽牙撞松了,满嘴都是血。班主任看到后,什么也没问,而是赶紧带着两个孩子去医院看牙,跑上跑下,垫付医疗费。等家长到的时候,医生已经查看清楚了病情。面对孩子造成的这种不可逆的伤害,年轻老师的内心是崩溃的,也做好了长期处理这件事情的准备,甚至想到了自己掏钱给孩子们做补偿。结果家长问清楚缘由后,只说了一句:“我们各自给自己的孩子看看吧!”两个家长握握手,事情到此结束了。老师悬着的心落下的是那样的不踏实,别人口中难缠的事情竟然如此轻松的解决了。我想:如果不是这位老师平时的工作细心扎实,真正的关爱孩子,家长哪会如此轻易放过他? 我们教师只有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真正为孩子着想,家长才会与我们紧紧地携手并肩前行! 做到了以上两点,我们在沟通中还要适当的运用一些技巧。 我们是靠语言引领孩子的引路人,我们应该让语言发挥出它最大的魅力,来吸引人,鼓励人,引领人。与家长的沟通中,如果我们的语言能征服对方,让对方心悦诚服,对方还有什么理由不认同我们,不尊重我们,不信服我们,不寻求我们的合作呢? 前段时间,四年级一个小男孩经常不按时交作业,这位老师打电话与家长沟通:“您的孩子最近上课听讲状态挺好,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想问问您,最近家里有什么事情吗?孩子有几次都没有按时交作业!”这时家长开始述说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喜欢看书,但是不愿意写字,每天写作业都是家长轮流陪读,从7点开始写,一直写到夜里11,12点;中间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又要上厕所,还时不时的发呆,找文具,理由千千万万,就是不能认真写完整作业,絮叨了好久。这位老师认真听完后,没有质疑家长对孩子的纵容,也没有呵斥家长做的不对,更没有不耐烦,而是小心翼翼地问道:“你对孩子现阶段的作业量,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您觉得孩子用多长时间完成作业,比较合适呢?”“您希望孩子写作业时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您的想法很完美,您对教育真的很了解,那你有办法帮助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吗?需要我的帮助吗?”“谢谢您,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位老师的沟通,把我们平时常说的“您为什么不这样做,不监督好孩子”变成了“您想怎么做,您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家长自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错误,并积极的想办法去帮助孩子,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不断地探索。 用我们真诚的心去对待家长,用我们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家长,用我们扎实的学识去帮助家长,相信站在同一条战线,有着共同目标的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能成为知心的朋友,携手并肩的战略伙伴!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健康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8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早看早受益! 下面是一位资深班主任总结了8种成绩提不上去的原因,分别对应8类孩子,如果你...
- 这8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早看早受益! 下面是一位资深班主任总结了8种成绩提不上去的原因,分别对应8类孩子,如果你...
-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班主任活动——武义县“十、百、千”种子班主任的沙龙活动,让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