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与书店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7天。
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这是知识焦虑的时代,
这是妈妈们一边带娃一边追求知识和成长的时代,
这是妈妈们不停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的时代。
之前看《母爱的羁绊》,里面有一句话:孩子一辈子受到最大的伤害是来自他的母亲,而不是你的爱人,婆婆等等。当时,我觉得这句话太过绝对,有的人不一定是喔,比如我家就挺和谐,没有感觉到妈妈对我有伤害,更多的是爱。
最近几件事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比较焦虑的。比如孩子看电视,我认为她看电视的时间过长,比成人看的还多,家里其他人却觉得比较正常。随之我内心就比较焦虑,想要改变孩子这个问题却不得解,一说她就跑到奶奶跟前,知道奶奶让看呢,妈妈一过去就知道是不让看。
后来我觉察到不是这件事带来什么影响,是我预想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坏的结果,是我自己与别人对此事的接受度是不一样的。
那妈妈们的焦虑从何而来?
一天,我看到一个妈妈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二点安排的满满的,中间的间隙还要学习一堆育儿工作提升自己的内容、课程。除此之外,她还加入了若干个育儿群、心灵成长群;订阅了几十个公众号;购买了若干个音频课程。相比单纯刷屏晒娃的,晒知识的她似乎更高级些。
但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呢?
朋友回答了三个原因。
1 “担心育儿知识不够用,害怕自己的孩子长大不如别人。”
2“不想因为带娃而落伍,失去价值,被淘汰、被瞧不起。”
3 “被孩子占用的时间,要想办法补回来,所以见缝插针地学习。”
这样的状态其实极具普遍性,很多妈妈都患上了“焦虑症”,一天不“成长”,心里就不安。大量阅读与养育孩子和自我成长相关的微信文章、订阅付费音频,让妈妈们感觉自己很努力,进而获得一种精神慰藉和心里安慰——“没有把自己的时间都浪费在照顾孩子身上,我也学习了!”
然而满足感很快就再次转化为新的焦虑——“为什么我学来的知识无法应用在现实中呢?” 期望通过这种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结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焦虑感却增多了。
那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妈妈们的焦虑?
1.知识不可碎片化
好多妈妈们不仅要工作,还要带娃,每天的时间被拆分成了N个碎片。于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这有错吗?看起来逻辑是对的,但这里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碎片化的学习不等于知识的碎片化。
如果每天有10个十分钟,你将它们分别拿来学习十个知识,你学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你将它们拿来学习一个知识,你学到的是相对系统化的知识。
碎片化的知识不论是吸收、还是应用都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便是为什么妈妈们无法“知行合一”的原因。
而在我们把碎片化时间分配给碎片化知识的过程中,内在的能量也一同耗散出去了。道理很简单,带着功利的目标快速学习,注意力更多是放在了“担心自己不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潜意识中,想要从外在抓取的起心动念耗散了我们太多的能量。
之前关于妈妈育儿网站学习内容的确很多,学了之后发现好多内容是矛盾的,甚至这本书说的是一个方法,另一本书却是一个相反的方法。没有一定的积淀,会无从判断哪个适用。
我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樊登读书》APP里有专门的家庭育儿书籍,这是通过专家团精挑细选的书籍,由樊登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给大家听。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系统的学习一下育儿知识,让自己不那么焦虑。
2.主动学习而非被动
看到别人朋友圈转了一个课程觉得挺便宜、感兴趣于是就订阅了,看到别人学习什么自己也学习一下。这是被动盲目的学习,你能够从中获得的东西一定是非常有限的。
你在对自己进行了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详细的系统学习目标和计划,然后有针对性地学,这是主动清晰的学习,收获会特别多。
从来都不是知识或内容的差别,而是学习方法的差别,最根本上是人与人心智发展模式的差别。
3.结识高能量的人
如果身边大多是一些负能量的人,接收到负面的信息多,会让自己更焦虑。
我们在学完樊登读书,系统课程以后还有思考、讨论、实践等步骤。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比如可以到我们樊登书店参加线下活动,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说不定会对自己有不一样的效果。来参加活动的书友都表示自己听和到线下一起听是不一样的。真正吸收的知识相对更多。
如果现实生活中离的比较远,我们可以参加高能量的线上社群,比如【彦学院】【彦值圈】里面好多大咖,定期分享。这个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
成长是一种生活。将养育孩子与自我成长的学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重塑心智,收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