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舌尖上的中国》(这句是真的!)
有一种食材,它是树林中的精灵,是灯光下的舞者,是餐桌上的点睛之笔,是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们时常想起的影子,更是灯红酒绿的高档饭店里从来也品尝不到的味道。
食材本身并不稀有,但想要制成被端上桌的菜肴,对品质的要求却是极为苛刻。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在不知不觉间,就养活了很多家徒四壁的可怜人。我们通常把这些人叫做,捕虫师。
是的,今天要介绍的这种食材,正是随处可见的飞虫。
现在是凌晨四点半。坐标:中国东北部的某山村。
我们的记者正跟随当地小有名气的捕虫师老李,见证他一天的劳作。
在这一行里小有名气,往往就意味着比其他人更忙、更累。前一天的晚上十点,老李就开始检查要用到的各种工具——包括捕捉工具、储存工具以及运输工具;今天更是早早出发,前往附近的一处山林。
五点半,太阳正要升起,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老李也拿着捕虫网出现在山上。老李说,通常供应餐桌的,都是属于双翅目蠓科的蠓虫,在一些地区俗称“小咬”或“墨蚊”。
由于山林中的空气更为清新,再加上凌晨时分飞虫翅膀上的露水还未干透,所以这时捕捉的飞虫往往口感更加清爽,价钱也能卖的更高。这是每一位经验丰富的捕虫师所必须掌握的技巧。
比捕捉更为困难的是运输,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蠓虫们的新鲜,是不能让它们死去的,因此大多数人选择用飞机运输这些体积小、重量轻的珍贵食材。
它们到达饭店后,并不是马上被做成菜肴,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挑选。在高明的厨师眼里,翅膀上有白斑的蠓虫品质最佳,有暗斑的次之,而没有斑痕的则只能算是普通了。不过即使是普通品质,在大厨们的手下,也一样能变成一道道美味。
其实,懂得享用自然馈赠的不止中国人,在乔治时期,英国的皇家海军就把蠓虫当做一种配料,和饼干一起食用。而遥远的非洲大陆上,也有一种特产叫做“蠓虫馅饼”,当地居民将蠓虫紧紧挤压,做成馅饼,然后向普通汉堡那样烹熟。每个馅饼中大约有50万只蠓虫,但其营养成分比普通牛肉馅饼高6倍以上。
然而在中国,蠓虫的烹制方法则显得独特而复杂,这得益于我们自古相传的耐心与精致。
笔者近日有幸尝到一份汤品,据厨师介绍,这道汤精选了一只上等白斑蠓虫,未经清洗便直接开始制作菜肴是蠓虫入菜的传统,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它的口感和外形,几秒钟的高温烹饪使其迅速成熟又不至于流失营养,另外用新鲜蔬菜与土鸡蛋经过长时间熬制作为这只蠓虫的配菜。小小一只蠓虫居然要用如此多的食材来作为搭配,这不禁让笔者想到《红楼梦》中的名菜“茄鲞”。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做人上,也体现在做菜上。“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
(实际情况是,在食堂吃饭,汤里有只虫子……鉴于认识我的很多人接下来的三年半还要依赖于此食堂,还是不放图了2333)
【注:本文仅供娱乐,没有其他意思!
不太确定我看到的是哪一种虫子,百度之后和各科对比了一下,最像蠓虫……
英国皇家海军吃的饼干确实有虫子,但不是蠓虫。然后非洲那个蠓虫馅饼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