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早起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事情,很多时候想着晚上能够效率更高一点,怎么也不想睡。其实,当自己好好利用早起的时间或许效率更高,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加充分。
看着老师都是利用早起完成一本有一本的著作,甚至有部分呼吁4点钟起床工作的极致高要求者,我想我是达不到那般高度了。5点半差不多到早起时间好好利用就相当不错了。
每天都当成新的一天去对待,每天都过得开心充实比强迫自己变成另外不太喜欢的物种要高效的多。虽不及老师那般勤快,如果将这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日复一日 的做好,已然是一份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了。
所以,我对自己说,是应该开始日更多时间了,自己做的最好的时候是能够日更50多天,这次最少的时间要将自己日更提高到365天,保持在一年的时间。记录每天的心得体会,一年下来或许也会成为一本厚厚的心情日记了。
在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转换成内化消化生产的内容,未必不是这一辈子不可多得的财富。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时间是否能够将我的思维和系统上升到一个新的维度。
真的,很佩服这些研究思维深度的学者,为何一个非常简单的观点,总会提出多个维度的故事和典故去不断验证他的正确性,而且当自己阅读完每个观点后,竟然没有一丝能力反驳的可能。
只能说一句太好了。
很多人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并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你得站在大环境中来看待问题。
分析为何这个人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你分析他的人性和背景就能看到全貌,千万不能以偏概全的去评判。
说实话,我就是太缺少这类的思维,总是从主观出发来看待问题,甚至不懂得去理性分析问题。
想着好可怕 ,或许这是很多人常常犯的误区,也或许是我个人的层级不够,没有充分了解人性。
好幸运的是,在这件事情上,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陷,能够及时止损。如此看来,我应该能够帮助一些人我是如何去发现的——不断拆解牛人的文章。
如何真正才算是阅读一片文章呢?
大多数人通读一篇文章,不过几分钟就完成了阅读,甚至整个过程只是眼睛完成阅读,却没有真正用心去感受文章中的每个环节的关系。作者是如何将观点抛出,又是如何证明这个观点的,正面的举例,反面的举例,总结什么样的分观点来支撑全文的中心。
为何你愿意看这篇文章,是不是某个节点触动了你的心弦,想进一步深入看看内容。作者又是如何起承转合将你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共振,感同身受,产生共鸣的。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你才能真正去认真看待文章,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文章内容。
说实话,从前我也不懂得如何去看一片文章,最多就是眼睛表示看过,没有认真分析文章让文章的体系进入到分析阶段。
所以真的看不到文章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诀窍,甚至当你认真去拆解完一篇好文的时候,会真的看到不一样的思想高度,每个细节的脉络都值得我花时间认真学习。
拆解的过程才是真正帮助提高自我思维高度的方式。拆解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文章观点的辩证性,让自己深入渗入到思维的境界中,潜移默化中拔高了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