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在我的人生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想起她首先想起的是入学第一天我们在宿舍里一起因为想家而哭泣。然后再想起的是每次英语课上被她带着一起上台表演,可怜她还得听我当年那一口蹩脚的英语,不知道她如何辨别的语音。然后再想起的是各种点点滴滴,一起洗澡,彼此搓背,一起出游,一起在楼顶聊天,一起在校门口吃烧烤。
我们共同参与了彼此青春年少的大学时光。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藏着我深深的心结。她是挚友,同时也是一个最完美的镜子。她的乐观自信映照出我的渺小卑微,她的熠熠发光衬托着我的无处躲藏。而时光走到今天,我心底依旧会有比较。这份比较源自当时情绪的未完结,源自身体诚实的记忆。而我今天也终于能够将自己跳脱出来,去看今天的自己以及过往的那个自己。
其实在高中时候,对自己的不接纳与不认可已经呈现出来,只是那时还在一个小县城,所经之人与自己成长背景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大家条件也都差不多,加之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所以这份卑微的情节被压抑住了。而到了大学,它便找到了野蛮生长的土壤。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都带着各自家庭甚至地区的烙印。那时候的自己,认为自己不漂亮,穿着寒酸土气,没有见识,农村小土妞,英语讲的不好,只会考试,没人喜欢。看别人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孩子,无论哪个都是自信满满的发光体,她们的光辉让我黯然地无处躲藏。我不敢与老师交流,不敢与同学沟通,不敢发言,不敢参加比赛。那段时光是美好与卑微并存的,那段时光是开心与纠结齐飞的。
所以,这样一份投射便投到了地雷的身上。她的自信,她的出色,她的美丽,她的人缘,都成为了我羡慕的对象。是的,没有嫉妒,因为连嫉妒都觉得没有资格,因为内心深信自己不配得啊!
现在想来,那个阶段真的是自己必经的。如果没有觉知与成长,我的人生将会重复那个模式,因为那就是我内在的模组。
毕业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回去过昆明。打算今年暑假回去,好好去走走老路,见见一些人,最重要的是,找回当年的自己,与自己做个了结。
如今,我在东营,她的上海。地域的差异,工作区别,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不同,而这份不同也是生命的必然,就如同春日的花朵,花期各不相同;就如同窗外的大树,高低各不相同。只是生命的本然呈现而已。以后我可以坦然得与她交流甚至讨教,与她谈家庭,谈工作,谈朋友,谈人生。我仅仅是我,她仅仅是她。不再有投射,不再有镜子。感恩我们的相遇。
随着一个一个的文字被敲打出来,心重归宁静。我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别人没有关系,与地雷没有关系,只有我自己。感恩以往所有的陪伴与支持,感恩以往所有的共度。亲爱的地雷,祝你生活美满、爱与喜悦同在!
写完这篇文字,脑海里蹦出一个觉知:当年我原来那么没有看见她!说是挚友,但我仅仅沉浸在自己里,仅仅在她身上投射自己,我并没有真正的看见她,了解她的感受。那段时光对她是极其重要的成长时光:真挚的师生情,一路走来的爱情,甚至专业的成长,自我的实现,这些统统在大学里实现。这些对她如此重要的很多事件,我并没有真正的看见。当一个人完全没有自我时,当一个人不断活在比较中时,既看不到自己的存在,又看不到别人的存在。这才了解了孙老师所讲:看见是最大的慈悲。深深的平静中接纳自己对她的愧疚。
同时在反观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大学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没有价值的。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讲,依旧是跨越自己,成长自己的重要阶段,甚至是打破固有的人生命运的阶段。那么还纠结什么呢?我如何能以我的焦虑与自我认知来判定儿子以后的成长之路呢?当我相信了原本具足,当我相信了自己,如何还会去纠结他以后的路呢?
最重要的还是反观自我,不停的觉知,成长;’印证,成长。
感恩一切的如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