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引导超前消费的社会风气下,当下很多年轻人都开通了某呗、某条、办理了多张信用卡甚至办了消费贷。
从校园出来走向社会,难免会遭到社会的打击。
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生活成本、通勤成本以及社交成本压得年轻人透不过气,于是年轻人把希望放在了超前消费上,就是花未来的钱,直白点就是提前享受。
其实年轻人有负债很正常,但是透支了额度还不上就搞花了征信,以后想买房买车就后悔莫及了。
曾经我也试过盲目消费、追星买周边、到处玩玩乐乐,工作几年下来存款没有,还欠了很多钱。
直到我知道我的好朋友买了房,我才发现我错了---原来大家都在悄悄攒钱。这时我才醒悟过来,下定决心好好攒钱。
我的好友Y大学毕业前夕,收到了某国企的offer,工资不算高3000左右,但是胜在福利不错,还包吃包住。
她也是一名追星girl,周边追星的事情一样也不少。
当时商家创造了双11、618等购物噱头的活动,我们也是不遗余力地买买买,尤其是大牌包包护肤品化妆品,比如驴牌包包、神仙水、红腰子、口红等等。
当时我的工资比她高一些,但是我在去掉房租、交通等生活成本后,剩下的钱也不足以让我买买买。
于是我想到了超前消费,办了信用卡。然而我以为她跟我一样时,然而她却悄悄买了房。我一直以为同是打工人,28岁前就能买得起房的,要不是家里支持,就是工资特别高的人。
实在是好奇,我忍不住问了好友。原来她每个月除了工资外,还有副业。
她是学英语翻译的,工作以外会接点私活,帮别人翻译。尤其她翻译做得特别好,客户口口相传,这样一来她的副业收入甚至超过了她的工作。
当然她的工作能力也很出色,年中年终的绩效考核,基本都能得到A或A+,工资也翻了几倍。她平时在公司包吃包住,几乎不花钱。
她努力工作赚钱,就为了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不差钱。所有的收入分成三份,一份存定期,一份放在活期当备用金,剩下一份好好犒劳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才恍然大悟了,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像我这样,花钱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