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务院金融督导组座谈会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在领导层的密集表态之下,这一年日子相当难过的中小民企,似乎可以缓一口气了。
10月下旬,国务院金融委首个督导组入驻江苏,督导民营小微企金服情况。
11月初,上海出台支持民营企业“27条”,将企业有关税费降到最低水平。同时,“三个一百亿”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企曾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加强对老板们合法财产的保护力度。
沿海发达地区,在对接中央决策的行动上,从来都是争先恐后,步子迈的飞快。
而在这之前,地方政府其实早已做足了功夫。统计表明,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国有企业贷款新增4151亿元,同比少增1615亿元,而民营经济贷款新增2064亿元,同比多增237亿元。
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最关键的是,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长期难以有效突破,双方陷入进退失据的“囚徒困境”。银行为规避风险,一包,二包…市面上金融中介遍地开花,鱼蛇混杂。他们层层加码,小老板们即便能拿到钱,也早都脱了几层皮,离死不远了。
中介踏过,寸草不生。他们的尽调很小儿科,他们的广告很无厘头:你的(贷款)成本,是由你的资质决定的。
而你的资质,又是由谁决定的呢?央妈离你还有十万八千里,她们是看不到的。
还是让我们回头跟江苏学学吧,起码,他们能让前三季民企贷款增长率远超国企,没有两把刷子,是做不到的呀。
第一把刷子:找准征信痛点,跨部门协同解决。2014年,苏州金融办与当地人行联手,建立了一个征信平台,汇集各方信用信息,包括纳税、财报、社保公积金缴纳、水电气、司法诉讼等,综合确定对企业的授信额度。1900多家企业,因此获得“首贷”突破,总计121亿元。全省累计,江苏银行业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3.29万亿元,高居全国第二位。
第二把刷子,金融机构服务下沉,主动走访中小微企业。难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尽调从金融的角度,既不了解企业的运作,又无法辩识风险的源头,如果金融机构能借助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力量,完成企业经营现状调研,相信不良贷款率会大大降低,贷款总额也会持续看涨。
沿海的发达,观念是决定性因素。反观内地,还在为千亿国企是否应该由80、90后女生来掌舵而闪烁其辞,模棱两可。政府还是,发力的地方没找准嘛。如果照此下去,哪天被高层领导打屁股,也是咎由自取了。
中国的未来在制造业,制造业的未来在千万中小微企业。金融活水,浇灌的应是国之根本,如果可以“解渴”,我们从不怕悬锥刺股,闻鸡起舞。
东方既白,此去经年,不应是,良辰好景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