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写日记,但不能每天写。因为阅读之后发现自己什么都记不住,才学会一个方法,阅读之后进行思考和整理,然后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读书笔记能加深印象。一篇文章里偶然发现一本书叫《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我就去图书馆拽来看,看了这本书就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似的,书中的人25岁,和我一样的胡思乱想,经常脑补出各种大片。然后我在豆瓣里问了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从来没像作者这样思考自己成长的问题,为什么我不能拥有作者这样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我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收到的回答是“这是天生的”,我心里并不认同。这就让我萌生了我想坚持写点东西的想法,然后就看到了这个群,在群里分享能养成习惯,可以说是极好的,大家写的我看了之后有很多收获,还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书。写作交流是要让别人看得懂,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不然坚持下去也无法面对读者,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从业者,我更应该照顾受众的情绪和感受。不管能不能写出一本书,都要认真的面对分享这件事情。
《色彩构成》[美]约瑟夫・阿尔伯斯这本书在色彩感知的研究与教学方面独特的实验成果,囊括了阿尔伯斯的主要色彩理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的眼睛有问题,眼睛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强,不适合做设计,因为大学画画的时候调不好色彩,色彩偏差太大,大家会认为画师和设计师不应该是能区分相近色彩的那少数人吗,色感不好正常吗?但是阿尔伯斯通过实践色彩欺骗练习证明了色彩的相关性和不稳定性,经验告诉我们,视觉感知在事实与心理效果之间存在着差异。相比较听觉、嗅觉等器官,视觉器官更不可靠。面对丰富的色彩,没人能真正记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