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一扇
文/罗丽卿
初冬的午后
风依旧
寒依然
文字的碎片
轻轻飘过
季节的门楣
让一地素色
映入眼帘
站在季节的坎外
心海微澜
一生一会的记忆
留在昨天
作为凡人的我们,没有神仙的运气。可是,我却是如此幸运。每天抬起头来,眼睁睁的看着时钟滴滴答答的走个不停。其实由于家远,近8年来我都是在教室度过自己的美好时光。明媚的阳光洒在自己的肩上,可以望望远处的蓝天和白云。我很喜欢享受自由的时间。让我更加欣喜的是,有一天我偶然遇到了张文质教育写作团队,我开始一节节聆听导师的教诲。我发现我的心情是如此的美丽,就仿佛我自己的精神花园里开满了紫丁香,也仿佛让我自己的教育生涯上升了一个新台阶。这一天,我终于觉察到,生命的流逝和空间的转移如此美妙和神奇。
贺知章在自己的《回乡偶书》中描述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数十年的变化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扪心自问,自己的岁月将要了累积到什么地方,如果拿出中午这短暂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究竟是要干什么?其实,我想干的事情就是让我自己并不渺小。虽然时空斗转,日月星辰,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极其渺小。即使是这样,我都想把自己的心情打开,去紧跟自己心灵的脚步,追问课堂教学。
跟上心灵的脚步
每天的中午,由于路途的遥远,我都是与书籍为伴。我细细品读《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页,并在空白的地方写满了我的批注。其实更可贵的是,我一本一本的阅读小学教学的杂志。我阅读了很多班主任方面的杂志。我还阅读了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如今我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我想要在张文质教育写作团队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向身边更多有志向的老师学习,一起切磋,一起分享教育写作的快乐,一起奉献我们心中的热情和智慧。
我自己最近的教学,在组织学生发言之前特别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用心的倾听教室里头的声音,让我惊讶的发现孩子们的答案是五花八门。我想,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由于我给了学生这样的空间,在与学生的交往当中我们互信互助,使得一个个逻辑的世界晴朗地通向了一个意义世界。佐藤学先生多次把教师称为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张文质老师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些都是我把理论转换为实践的一点点思考和想法。
2018年,我加入了网络研修的活动,每天都能听到网络一端播放了不同年级的课堂实录。当然还有国内数学著名的学者等一些高端的学术会议。由于不断的学习,我逐渐在经历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完整走向完整,从迷茫到有坚定的过程。每天我的生活非常的简单,上课、批改作业、培优辅差、晚上还要学习听课,晚上继续进行修改自己备课思路。第二天聆听组内老师的课,聆听校长的培训。这么继续聆听不同方面的专家的指导,让我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因此,我更加乐此不疲的学习和实践。
由于在课堂教学方面,领导总是能够多次给我提出宝贵地建议,我也总是能够虚心地接受,并且积极地修改。让我倍感亲切的是,多次教学过程都是年级老师一起合作的结果,我深为感动。
追问课堂教学
有人说,这个世界不缺能干活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人。
今天,我在执教二年级的“分一分”一课时候,带着自己的思考,如何能够抓住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数学活动思想?上完这节课,对课堂预设的目标进行了一些深入的分析,头脑中总是在闪现着没有完成的问题,比如实物直质观――图形直观――符号直观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逐步走出实物直观到符号直观。
今天,当我静下心来对课堂进行回望的时候,突然发现,去年的这节课和今年的这一节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让我这扇晴窗开得更久更久吧。
完成2018年11月12日下午1:54 全文1472字。罗丽卿(内蒙古一机集团第五子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