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聊与苏东坡相濡以沫的三个女人。
从某种角度而言,苏东坡的一生是幸运的。这个伟大的男人背后有一群优秀的女人,他们在他的人生出场顺序各不相同,却都对他不离不弃。
也因为苏东坡,她们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她们的深情也没有被辜负。
对于爱情,苏东坡一向情深义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诗是苏东坡写给亡妻王弗的悼念词。18岁时,苏东坡娶了本地姑娘16岁的姑娘王弗。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但两人却极其恩爱。
苏东坡平时,大事不拘小节,性情还有些急躁。好在王弗有识人的本领,在为人处事方面谨慎周全,成为苏东坡的贤内助。
每当家里来客时,王弗不方便露面,于是就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她能从访客的言谈话语中判断出一个人的品行,而且看人很准。
平日里苏东坡读书,王弗总是给他记好笔记,她饱读诗书,对典故了如指。
王弗是苏东坡的发妻,是他的灵魂伴侣,也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结婚第二年,苏东坡进京赶考,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动天下,王弗跟着他进京,一时风光无限。
只可惜好景不长,结婚仅仅过了十年26岁的王夫弗因病去世,留下儿子苏迈。这对苏东坡来说是何等的悲痛。他给亡妻种了3万棵树苗,把自己的相思化作万古长青的松树。
1075年,苏东坡到密州出任知州,这一年正月20日,正值王弗去世十年。
这一天晚上,他梦见死去的妻子。在窗边梳妆,醒来之后却是梦一场,回想起当年的恩爱时光,不觉潸然泪下,不觉茫然。写下了上边那首充满无限的凄凉和悲恸的悼亡诗,以表思念之情。
王弗死后,苏东坡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王闰之与苏东坡相濡以沫25年,生了苏迨和苏过两个儿子。
王闰之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她虽不懂文学,却始终支持他。面对苏东坡对歌妓的逢场作戏,她也没有怨言。
乌台诗案以后,尽管十分崇拜丈夫的才华,为了保全丈夫,但她果断烧掉了他的诗稿。王弗可以陪着苏东坡共享京城的繁华,也可以陪着他在黄州过着吃野菜的苦日子。
王闰之陪伴苏东坡,经历了宦海的大起大落,先后经历了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在经济最困难时,她和苏东坡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东坡解闷。
当时,苏东坡正处于生命中的暗淡时期,王闰之随他辗转漂泊,无怨无悔。她性格柔和随顺,随遇而安,与苏东坡的乐观旷达相互映衬。
苏东坡与王闰之感情笃厚。王闰之去世后,苏东坡痛彻肺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亲自写了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其中“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滔此言。”
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停放外京西的寺院里。十年后,弟弟苏辙将她和苏东坡的尸骨合葬在一起,实现了苏东坡的愿望。
可见,苏东坡和王闰之的婚姻是实在的,柴米油盐,充满温馨的烟火味。苏东坡被贬到杭州任通判时,遇到了王朝云。
王闰之在临终时,把照顾苏东坡的任务交给朝云,朝云的确不负众望,也不负自己。
据说苏东坡和王朝云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动着许多许多的人,可谓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在杭州西湖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苏东坡与王朝云相识。
故事是这样的:1071年,苏东坡来到杭州担任通判。王朝云是杭州钱塘人,不知道本来的姓名叫什么,后来沦为歌妓。
在一次宴会上,苏东坡认识了王朝云,这时的王朝云才12岁。正值豆蔻年华,蕙质兰心,能歌善舞,并且琵琶等乐器弹奏的也好,是一位非常有艺术才华的少女。
苏东坡很是怜悯王朝云,就为她赎身,他就成了苏东坡家中的侍女。据说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邂逅朝云宴会上写的。
在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时,他和王朝云完婚。朝云给苏东坡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遁,非常聪明,苏东坡非常喜爱这个孩子,还写了一首《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但是这个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在颠沛流离中死亡,给朝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苏东坡被贬者到惠州的时候,已经年老体衰,王朝云义无反顾地追随苏东坡来到了惠州。来到这里不到两年,因为染上了疾病,她在不到30岁的年龄就去世了。
在朝云死后,苏东坡写下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佳节倍思亲。”
苏东坡把她安葬在晨钟暮鼓、万顷松涛的湖边小山上,那里曾是苏东坡最爱去的地方。
生性豁达的苏东坡,将所有的柔情与愁思给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娶妻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