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周三 晴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
有了任务,就有压力,很早醒来。洗头,浇花,吃早饭。泡了茶,开始处理照片和写稿。照片挑了30张,一个小时完成。紧接着,埋头写稿,昨天采访内容太多,要求写2000字,却一口气写了2500多字,读一遍,压塑,删减,再修改。
写稿休息间,站立阳台赏花,看到那盆蕙兰绽放了,果真是暗香藏尽,将美好呈现。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种过兰花,不是不喜欢,而是担心自己养不好,兰花在我心里是属于是高贵花卉,担心自己伺养不当,而浪费了灵动的生命。同学好友忆红,在院子里种养了几十盆兰花,好几次,她让我自己去拿几盆,都被我回绝。看着一盆盆不同品种的兰花,在她的培植下,或清雅、或秀丽,令人欢喜无比。看着,已是满足,何必一定要拥有?
我种的花草大多数是从小就培育过的,比如茉莉、金银花、六月雪、月季等,对于这些花草的习性,了然于心,种植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兰花很少种,母亲种过几盆,也都是别人送的,没有养兰花的经验。
这盆兰花,是年前去震泽闺蜜家,看到阳台上有两盆兰花。她说,是黎里朋友送的,不知什么品种,也不会养,你拿一盆回去吧。“哦哦,好好。”对于闺蜜的提议,欣然接受,暗想着,养不好,也没关系吧。
上周,闺蜜就发微信图片过来,是留下的那盆兰开花了,花色浅绿,花蕾藏在细细的叶片中。我也赶紧拍照过去,这盆花苞窜出很高,还是羞答答的模样。好友说,肯定是品种不同,等开花了再拍我看。
终于看见花开,赶紧把花搬到阳光下,找角度拍摄。没有干净的背景,只能在阳台上拍摄。淡淡的幽香飘过,蹲下身,凑上去,细细嗅,兰花的香很特别,若有若无间的清香,萦绕四周,那香味似乎能让人头脑清醒,很是舒服。再凑近,深深吸一口,香气仅停留片刻,突然消失无踪。
上网,对比兰花品种,有的根据花瓣瓣型的特殊形态而命名的,如“×梅”.“×荷”、“×水仙”、“×素”、“×奇瓣”等。有的根据颜色加以形容,如“绿云”、“翠盖”、“绿英”、“紫绶金章”、“赤蜂巧”、“仙绿”、“大绿荷”、“绿魁”、“翠蟾”、“紫寒兰”、“白报岁”等。有的根据栽培者姓名或在选育过程中的佚事以及地名等作为它们的命名,如“宋梅”、“端梅”、“汤梅”。
关于兰花品种的介绍太多了,确定好友送我的这盆为蕙兰(上海梅),被列入老八种之一。型为绿壳类梅瓣,花葶细长,花色翠绿,苞叶绿色,有三个花瓣伸出,并有两个副瓣衬托在后,花蕊如腮红的小舌,煞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