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教了很多如何解决数学的问题,如何用英语表达,可是,从来没有教过我们什么是亲密关系,但正是关系在我们生命中占据了大部分,而很多时候我们还像个小孩子一样,不会处理好它。
锁定目标
生活中不乏缺少遇见姑娘/男孩,突然就被对方深深的吸引,觉的对方就是一直想要的对象,从此坠入爱河,并且希望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那这个吸引从何而来?
倒带返回童年,孩提时代我们都有一些基本的需要,我们需要和父母连接,需要在父母中间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存在,这是一种归属感,觉得自身有价值。长大后对父母的需要大部分仍然存在,这个时候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对重要感和归属感也一直伴随。这时候就开始想可以一起分享的人,这个分享的人就是我们所谓的感觉,那个特定理想的人。
理想的伴侣是找到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生活一段时间后说自己当初瞎了眼嫁/娶了你?
有个小孩特别调皮捣蛋,有一次问父母,我真是让你们头疼的孩子吗?父母就爱开玩笑,说你是我们从粪坑旁捡回来的,所以才这样子。孩子误解这个意思,感觉很落寞,感受不到重要感,和归属感,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同未被满足,又开始寻求其它方面让他们能够关注的地方,不过有时候表现方式不对或者父母误解,导致更多不被认同,孩子更容易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还是不重要。青少年后就容易进入叛逆期,开始权利斗争,但这叛逆的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因为还得不到自己内心想要的,反而把关系闹的更僵硬,进而产生更多的挫败感。这时候就容易进入报复心理。父母说的话就唱反调,对着干。结果问题越来越扩大化,有一天父母气急败坏的说,你走,以后不会再是我的孩子,就当我没生过你。这时候,孩子觉得也就那样了,反正再怎么做都不会得到认同。那就算了吧。所谓的亲密关系也就那样。
童年错误的观念投影容易放射到将来原本理想伴侣的生活中,因为有了可以分享的人,可以从新拟订父母身份的角色。需要得到重要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情人眼里出西施,都觉得对方很特别,自己也受到了特别的感受。也是收到对方这样的能量后很容易陷入一种浪漫的理想,我在对方眼里这么完美,她/他应该对我无所不知,做什么都愿意的啊。带着期望进入婚姻后,发现很多时候对方并不能给予自己内心想要的,有时候甚至和自己的理想并不一致,男的袜子乱丢,裤头乱放。女的唠唠叨叨,情绪不定。刚开始还好,可能会温柔的说亲爱的,能不能不要乱丢袜子和裤头。亲爱的我想静一会。结果对方并不是会直接改变,觉得这压根就不是重要的时候。每当受不了就想操控,升起语言战争你这样这样不行。你那样那样不对,你还能不能做好。我理想中的你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一次一点一点矛盾结果导致最后的威胁。你在不做就离婚吧,随着故事越来越曲折,甚至下最后通牒,我们离婚吧。
这个故事有没有像童年模式的翻版?
侦查关系模式
归于重要感的需要可以看下面的一个循环模式;
我是不重要,我需要觉得自己重要,但依然感觉到不被需要或不重要,开始向外寻找需要的满足,得到还是失望,冀望与他人满足自己的重要感和归属感,结果回馈回来我是不重要的。这像一个生物链一直循环,不重要的感觉像雪球越滚越大,最后破坏力可想而知。
验证事实
了解这个关系背后的问题后,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的事情,比如亲密关系夫妻的对话,还是领导的一些批评,身边朋友做了一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情。都是基于曾经过往的刺激反应。对比那些幸福的伴侣,和那些并不是特别幸福的伴侣中间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快乐其实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幸福的秘诀是-我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只有当自己意识到自己是重要的,可以给予自己幸福的时候,幸福自然随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