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从一学期的头走到了尾,2019的最后一个月已经开始,而我们的小伙儿Leo也已成为小学生正好三个月了。
犹记得9月1号那天,穿蓝色T恤灰色短裤,背着蓝色书包提着被子,第一次带上红领巾的你,在签名板上一笔一划签下你名字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但一会儿之后画风突变,在宿舍走廊里,遇上幼儿园的伙伴锦程和大志,你们立刻抱一起然后顶牛,觉得你们还是幼儿园的孩子……挺好的,简单快乐,无忧无虑,但那时其实妈妈还有过一丝顾虑:没怎么受过束缚的你,能否会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和规范?
事实证明,你适应小学生活确实需要一个过度的过程,而爸爸妈妈虽然也做了一些准备,但面对你遇到的或大或小的问题,我们也像上新课一样需要重新备课,有时甚至妈妈作为教了10年别人孩子的人也无从下手。
一开始,每天回来,我都会问你,今天你快乐吗?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呀?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啦?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你在学校里干了啥,有没有遇到一些问题以及怎么去处理的,但我还是想正向引导你去回顾在学校的一天带给你的收获和快乐,从而爱上这座学校,爱上你们的班级和同学,爱上小学生活。从你的答案和老师在班级群里每天晒出的照片,我们觉得你适应的还是挺不错的,基本融入了你们的班级。
但直到有一天,妈妈接到了晓蒙老师的电话,你碰到了修霖小朋友原本受伤的胳膊。虽然老师说你可能是闹玩中不小心碰的,但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惹麻烦”了,给修霖妈妈赶紧打了电话,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晚上回来看问起这事,看你也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本来准备好的“培训”词看来不必要说了,自己悟到比别人说教更有效。
后来会不时有晓蒙老师或任课老师打电话或是当面交流你的“小问题”:或上课说话,或下课打闹,或与同学有小矛盾,拼音学习有困难,叠被子需要多加练习……而你遇到这些问题,妈妈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只是我也不是很清楚怎么样才能让你明白并做好小学生基本的规范和习惯同时也不希望你觉得被束缚或者太失去自我。
在这段时期,妈妈也同时怀着老二,有时自我感觉脑力和精力不足,所以妈妈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给你温暖和陪伴,比如在你不高兴或沮丧时逗你开心给你鼓劲,晚上回家想尽各种办法陪你一起度过拼音难关,晚上陪你阅读,睡前我们1分钟“放电影”回顾今天印象最深的事……而关于大的问题,则由一向把握我们家里大方向当然也包括你的成长的爸爸,与你一起面对解开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结”的任务。和晓蒙老师一样,爸爸基本每天都需要早晨6点半到校,晚上待到10点半甚至更晚才能回家,但为了和你每天能有交流的时间,爸爸尽可能早上从学校再回来接你,晚上把你送回家再回学校。
关于你,爸爸对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觉得刘宇皓很棒,大方向没问题,树大自然直!而每次面对你在学校或在家里遇到的“不愉快”,爸爸总是很有耐心的和你一一梳理,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像上次晚上我接你回家,看你不高兴,一问就哭啦,说同学笑话你,但细节也问不出来。爸爸赶回来,和你平心静气的,一点点梳理,最后就这件事,表扬了你做的很棒的地方,同时也借苹果的例子让你明白了撕别人的书是不对的,看到你爷俩很愉快的拥抱的那一刻,妈妈觉得父母和孩子相处一场,本就是相互陪伴互相成长的过程。
Leo,我们作为父母,很庆幸你一上小学,就遇到了比妈妈还细心比爸爸还严格的优秀用心的晓蒙老师、竹子老师、Susie老师、亚男老师等所有老师,把你蜕变成一名基本习惯和规范已较好的小学生,并且越来越自信开朗,自我要求越来越高,主动意识越来越强。希望你也一样,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感恩爱你的老师和伴你的同学。同时Leo要记得并相信,爸爸妈妈,一直在你左右,伴你勇敢快乐向前,做个更棒的小伙儿!也感谢你Leo,是你让我们体验为人父母的快乐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做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