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零后,儿子九零后,两代人一言不合,我们都是很有主张的人。本来很融洽的聊天很有可能一转眼就以两代人愤怒收场,当年我的父亲当甩手掌柜,一切都是母亲说了算,印象当中挺怕母亲。
第一,对比同龄时的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当母亲说某某学习认真,我会说,那你为啥要生我?去生个某某就是了。儿子更偏激,一说某某认真时,他就说怎么投生到我家,命真苦,那我去死算了。
第二,父母当时实在说不通,黄荆条竹棍就打在身上了,打了之后所有的孩子都跪,实行残酷的株连制度,所有孩子不准吃饭,反思自己最近的错,那时不吃饭只有饿肚子。如今儿子这个九零后不听活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买个什么手机平板等,或在外面吃什么,总之威胁利诱,很难真枪实棍。
第三,
同样高考后填志愿,7O后的我非常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因为父亲教了一辈子书,家里家徒四壁,但父亲一厢情愿地给我报了师专,师专工作稳定,而且还有生活费。我本想读西南政法学院的法律委培,委培专业需交高昂的学费和自己联系工作,父母都不同意。事实证明,父母是对的,在那个年代只有有背景的才能走的通,才能找到工作。儿子文理科均衡,高考考的是理科,非要读新闻媒体专业,结果被录到自已不喜欢的专业,在学校当混世魔王,还洋洋得意。
第四,在学校时我们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都想通过写作摆脱困境,写作是我们的共同爱好,当然他比我强,已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过短篇小说,但不足以谋生,而我仅在大学校刊上发表过。我努力地继续自学英语,自考获得另个专业文凭,虽然没有名没有利,但我一直努力。现在想来,我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真的依赖于父母正确的决策,只是那时心里有所不平,曾经自己去打工,不想读书,但终因打工太苦,读书才是幸福时光。
第五,
父母对待子女读书上面,都是尽可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就学条件,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70后的我那时所有人条件都不够好,但家里面仍然在我读初中时为我买了自行车,将我送到县城读书,为了我学好英语,买了收录机。我后来在生活中遇到坡坡坎坎,老是有些责怪父母,没有教会我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生存,给了我一个太简单的世界,太简单的生活。不管是曾经的同学,还是曾经的同事,都说我太单纯,别人把我卖了我还帮别人数钱。
小学在城里读书,父母在乡下,理所当然,爷爷奶奶负责我的日常起居,唯一跟我这个孙女生活,又宠又严,走哪都要带我,生活上,学习上,却是严格要求,不管是春夏秋冬,每天六点起床,锻炼身体,浇花读书,一言不合就拳打脚踢,那时我就想将来我坚决自己带孩子。
90后的儿子小学在县城读书,初中,高中送他到市里面读书,专门在市里面买房,租房,为了他学好功课,买了复读机,学习机,报了培训班,买了网上课程。由于我们工作关系,儿子也是爷爷奶奶带大,小时非常骄纵,奶奶要看电视则要拿五元买回遥控板。
第五,经历或许是让人成熟的过程,做为70后的我们,当家长时总喜欢让孩子避免走弯路,想想我们那些年叛逆,越反对的就越想做,给孩子一个机会,选择的机会,教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讲清利弊,他们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做出正确的扶择。我们这一代人活得太沉重,背负的太多,我希望九零后的我的儿子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就像孩子说的,你的同事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还巴巴地连假都不休?我们这一代是生活选择我们,而孩子们是他们选择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