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小孩,多年以后, 你还会不会有初见一只蝴蝶的美丽心情?
——题记
她雀跃着小小的步子,匆匆窜到我跟前,用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扯住我的衣角,急切地招呼着我:“来……妈妈……来哦。”
她看见了什么?这么兴奋。肯定是又有什么“重大”发现要跟我分享,比如前天下雨前看到的飞舞落叶,昨天天晴时闻到的芬芳油菜花。作为一个妈妈,此刻该有的反应就是马上调整状态,用一张宝宝脸上同款的欣喜表情,换一腔宝宝口中同款的奶声奶气,易一个宝宝眼中同款的缤纷世界,去发现,去开心,去傻乎乎地大笑,去津津有味地倾听,去淋漓尽致地诉说。
我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书,随着这个可爱的小小身影来到墙边——这次,她发现的不是轰隆雷声,不是倾盆大雨,不是蓝天白云——而是白色墙上的一只小蝴蝶!它一动不动地休憩在墙面,也许是飞行的疲累使然。它的翅膀上有着对称的小圆点,周身被朴素的黑白灰所覆盖,跟墙的颜色遥相呼应,形成整体,给人感觉很和谐。它不属于美丽的一类。但你若静静观之,再细细品来,会觉得它就像一个长相一般而有韵味的女子。记得沈复曾在《浮生六记》中谈到他妻子芸娘对于一个女子美丽与否的定义:“美则美矣,美而无韵。”无韵,即空洞无味,缺少内涵。这只蝴蝶并不单调,亦不空洞,耐人寻味,足够给这一段平淡日子带来一抹靓丽的颜色。最重要的是,它是宝宝人生里第一次看到的一只蝴蝶。因为是第一次,所以独一无二,所以珍贵无比。
宝宝再次弓着身子,探着小脑袋,顺着我的视线,会神地凝视蝴蝶,然后欣喜若狂,冲着我哈哈大乐。仿佛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才好,她脸上的肉肉被笑得不知所措,几乎要掉落下来了:忽而挤成一团,忽而跑向一边,忽而齐齐平整,忽而四散而逃。我忍俊不禁,用手捏捏她胖乎乎的小脸蛋。无穷无尽的快乐味道氤氲在空气中。她的外公外婆也被感染到了,一边在厨房忙上忙下,一边不时笑眯眯望着他们活泼泼的小外孙。一个家庭里有了孩子,变得多么不一样啊!因了她的一双眼睛重新探索世界,因了她的一个笑容油然生出甜蜜;因了她的这一段人生旅程,变得奥妙无穷,乐趣无尽,美感无边;因了她的一次次重大发现,我们的生命里晴时有风,醒时听雪,晓来看云,暮去留霞,蓦然回首,是苦亦是甜,有声亦有色。
兴奋之余,她拼命尝试用自己贫乏的词汇来表达心中的汹涌感情:“蝴蝶!好看……蝴蝶……漂亮!”她从来没有使用过“漂亮”这个词语。这个词如此准确地从她嘴里脱口而出,也许是被这种动人情境所捕捉到,也许是激情唤醒了孩子头脑层面的潜能。还有什么比世间真实的万物更能够唤起一个人的感知力呢?手机游戏做不到,电子设备力不及。
这个快乐的小精灵止不住地大笑着,欣喜着自己的伟大发现——要知道,蝴蝶这个物种只在妈妈给她买来的书上出现过呢。亲眼看到这鲜活的小生命就在近在咫尺处跟自己同呼吸,宝宝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款款而飞的蝴蝶,兴高采烈,翩翩起舞。如果她会舞蹈,一定会将自己的快乐情感舞到极致;如果她会唱歌,一定会将自己的美丽心情唱彻云霄。但谁说她此刻东倒西歪的大笑模样,不是最动人的生命之舞;谁说她此刻叽里呱啦乱说的原创词语,不是最动听的生命赞歌?
我在她身畔,被她的巨大喜悦感染到,不禁再次蹲下来凝视小蝴蝶。它的翅膀薄如蝉翼,自然慷慨地将有规律的花纹涂抹在它身上,像是在说一个约定好了的暗号。它没有艳丽的色泽,但它独特的迷人模样令人心生喜爱。回过头来,我望着这个一岁半的孩子。她也是自然带来的小生命,她活泼,她天真,她纯洁,她无暇的眸子里装得下整座冰山的雪水。她是我的蝴蝶,没有生来漂亮的模样,却是世间最独特的一个生命。
不过,此刻她眼中无我,亦无己,只有小蝴蝶。两者对视,融为一体——她就是她眼中的小蝴蝶,小蝴蝶就是小蝴蝶眼中的她。谁说她们很久以前不是同一类?我们终归都是泥土,源自尘埃,终究落地。
蓦然觉得我是多余的。在她与蝴蝶的相互对视中,自然的面纱被轻而易举揭开。她们看见了光,看见了真实,看见了美丽,看见了灰尘精灵,看见了龙猫,看见了借东西的小小人,看见卖火柴的小女孩被爸爸牵回家,看见快乐王子和燕子一起飞到温暖的南方,看见武汉的春天终于到来……她们看见世间的真与美喷涌而出。而作为俗物的我,成为旁观者,见证这一幕。
远远地,我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我亲爱的小孩,多年以后,你还会不会有初见一只蝴蝶的美丽心情?”打开手机便签,我匆匆留住这句话。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