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叫《小蝌蚪找妈妈》,那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童话故事,小孩子们都特别喜欢那些小蝌蚪,不仅因为它们长的黑黑的,拖着长长的小尾巴很可爱,我想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有和小蝌蚪一样的情怀,对妈妈的依恋、依赖、喜欢、爱和不舍。
今天听了杨老师的早课,看到了为啥很多孩子长大了还承担不了自己的责任,为啥十七八了心智模式还停留在孩童时代,为啥孩子厌学走不进学校,为啥总感觉孩子很幼稚,为啥有的成人也会像小孩子一样撒泼打滚,也就像武志红说的世婴?其根本原因是孩子在早期没有和爸爸妈妈的情感链接好,尤其是三岁之前没有得到妈妈的爱,孩子的心一直在漂泊,他一直在找妈妈,因为找不到妈妈,他就在原地打转,看似长到十几岁,二十几岁,甚至三四十岁,结婚生子为人父母,但他一直找不到妈妈,他没有像小蝌蚪那么幸运。就是说,一个人的生理年龄长大了,身体长成熟了,但其精神人格却发育不足。
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妈妈很少抱孩子,母乳喂养少,在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没有及时的给予满足,孩子和妈妈的肌肤接触少;二是妈妈亲吻、拥抱、抚摸孩子少,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味道;三是妈妈脾气不好,心烦躁,有的妈妈得产后抑郁症,这些情绪直接传递给孩子,母子在一个能量场里,孩子感受不到爱而是恐惧和焦虑;四是孩子由保姆或老人带,孩子和妈妈链接太少;五是妈妈不想要孩子,直接把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是最灾难的。六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妈妈没有及时给予支持和保护。当 孩子在需要妈妈的时候,得不到妈妈的呵护和爱,孩子就没有安全感,他的心就安定不来,他一直在搜寻不定定因素,所在表现在外在,小时候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孤僻,长大些就会厌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紧张,打架等,长大后,社会化阻滞,孤独、容易受伤害,控制、对人不信任等。
怎么办呢? 一是妈妈真正地看见孩子,而不是看见孩子的成绩,孩子的行为。妈妈是孩子安全感的第一来源,母婴关系决定了孩子与别人的关系。最初没有给予孩子的,在后期成长时继续给予,弥补缺失的爱与安全感。二是积极倾听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因安全感不足而不敢表达的压抑情绪,就像抽丝剥茧一样,一点点地来,不要着急,孩子十几年成长中压抑的情绪需要慢释放,需要慢慢疗愈。三是全然地接纳孩子,把他当小孩子一样重新养育,补足最初需要的妈妈的味道,妈妈给孩子做好吃的满足其口人欲,拥抱、抚摩、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孩子具有很好的效果。四是补回对孩子早期的忽略,关注他的情感需求,而不仅是物质需求。这个看惟19岁的男子汉,长得1米8多,但他的心里有一个小男孩子,等着妈妈给他喂奶,给他安抚,给他拥抱,给他爱,陪他玩。无怨无悔地陪孩子慢慢长大。
我是光的语言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让自己成为光,照亮这个世界
专注职业生涯设计 家庭教育、婚姻关系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