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年岁渐长,会自问活着的意义,眼下的生活是否真的是内心想要过的生活,或许能力与心愿无法匹配,才会有这样的困扰。大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离开的想法,愈发强烈,但落脚在何处,一无所知。
10年前为之备战的地方真的要放手吗?曾以为自此不再担心,惶恐不时拨弄我的心弦。新闻报道,一名女子不愿离开收费站的工作,跟领导说这么多年她只会收费,别的都不会,女子的话语令人警醒和不安。
01 求职,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3月,在同学家人的引荐下,获得一份工作的面试机会。自我介绍需要用英文,利用周末整理英文简历,简历的内容按照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获得荣誉,自身特长组成。
很久没有用英文写作,担心语法不对,网上搜英文自我介绍,不错又适用的句子都摘录参考,借助互联网最强大脑,文章增色不少。
除了姓名、年龄、教育背景信息外,其余的句子用英语讲了上句,连贯不上下句,确切地说无法有效地用英文去表达对应的中文。一个人默默地背稿子,强迫自己在说上句的时候就联想下句,时常觉得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虽然过了四六级,只能看懂比较浅显的文本。
面试公司位于成都最繁华的地段,入驻园区的单位实力都很强,人来人往大多是年轻人,有活力有朝气的地方,时代跳动的脉搏在这里最为清晰。
面试前了解公司的主要业务,根据货单在系统做信息录入,我理解就是做完形填空和小作文。如果到这里工作,通勤时间比现在单位更长,面试官说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夏季会常加班,我说加班到7-8点我能接受,9-10点我觉得时间有点长了。面试官接着说这里经常有加班至深夜乃至凌晨的职员,在加班的立场上我们有分歧。
表弟知道我在留意工作的事,转发给我媒体招人的信息,我选了个自认为贴合的岗位。找工作是双选,通勤时间,工作时长,薪资水平,成长空间等是求职者注重的要素;能力水平,工作态度,奉献精神,能否创造胜于工资薪水的价值是招聘者关心的因素。
我没有通过当场的面试,简历投出后,也没有得到媒体面试的通知。两家单位都不是优选项,去媒体担心自己按期交不出稿子,落选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唯一确信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了。
02 借调,职业生涯的调味剂
4月16日临时被分管领导叫去谈话,打算派我到委防境外输入疫情专班,需要征询意见,我回答服从单位安排。领导在这个专班呆了一年多,给我介绍了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联合办公的成员单位等。
4月19日开始借调到省卫健委办公,业务范畴伴随着工作场地的变化而变化,收获也是有的,通过制作每日对外省推送从成都口岸入境隔离期满人员的函件,熟悉了我国区域划分,函件按照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的顺序排版。我国共34个行政区,因为一国两制的关系,不计港澳台,同时不给自己省份发函,对外推送的模板有30个行政区。
以前只是笼统地知道区域,现在每个区域对应的省份都清楚,尤其是华东的7个省份,很少从模板中剔除,说明了华东人员在世界范围内往来密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华东经济的繁荣。
每日的推件使我熟悉各省份的分布区域,5月中旬由于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在统计省外推送境外隔离期满入(返)川人数的基础上,工作内容还包括东南亚人数,因为标准不统一,有的省份给了入境国家,有的省份则给了入境城市,还有的省份标明航班信息,我需要查询马尼拉、万象、金边、雅加达等城市属于哪个国家,搜素MF802、MF856、MF834、MH376等航班从哪国飞来。由于业务的需要,我的地理概念从中国版图延伸到东南亚国家。
借调后,工作场所变动,上下班时间不同,通勤时间变化,我和小孩都走过了一段适应期。在原来的单位,每天可以和家人一起吃早餐,8点左右一起出门,借调后,我得7:30-7:40出门,借调后回家的时间比原先晚了许多,偶尔数据到得晚,还有在家做到凌晨的时候。
目前推送件是两人轮流,我很佩服搭档的小妹从专班成立来便在此工作,对外推送件只是专班的一小部分内容,还有接收、分析、汇总成员单位推送信息,日常办(阅)文件等,因为一个人的缘故,节假日出去游玩还得带着电脑办公。
起初老二总说你不要换工作,回原来的单位,现在她常说你要早点回来。从原来的工作环境抽离出来,当下的工作还吸引着我,不知道随着时间线的拉长,突破心理阈值的我又该如何安抚那颗不安的心。
03 总有人在远方为你打气
这个小标题有点矫情或鸡汤,以自己写公号的经历,不得不说确实是这样。现实确实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仍有人为我们点亮前行的灯塔。
家里一位亲戚读了我的文章,知道我的兴趣在写作上,便用心写阅读感分享在其朋友圈。这位亲戚在记忆中我们只见过4次面,小时候她回老家走亲戚,在外婆家我们见过1次,成人后我们见过3次。
3月的更新还没推出,远在北京的朋友(小学同学的家人)关切地询问公号怎么没发文,印象中我们见面也是4次。那时我正在准备去面试的资料,英文面试确实让我下了不少功夫,3月最后一天才放上文章。
公号更新的随性,内容不紧扣热点,没有鲜明的特色,关注增量缓慢,在没更新时还有人关注,对写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1月的更新20日才推出,前一日新增一名关注,4—5月的更新搁置了,6月3日新增一名关注。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看不到期望的浪花,人生难免有迷茫。一月一更的公号确实让人等得焦心,常常感恩不离不弃的关注者。把这些经历写下来也想告诉远方的人们,感谢这份支持,尤其是并不相识的陌生人,谢谢这份信任,你们是我坚持更新的后盾,鞭策我在写作的路上继续前行!
文章首发个人微信公众号“岁月吻过脸颊”,写于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