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读《巨婴国》,有点被颠三观。
之前和别人分享老公的种种,控制狂、狂躁、语言暴力、不顾场合、不顾别人感受等问题,老师说:“纵使你老公有万般不是,你肯定也有一点是错的。那就是,瞎了你的狗眼嫁给他!”虽说这是一句玩笑,却也说明了挺多问题。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一起生活这么长时间,我们身上实际上好像有了彼此的样子——也就是,其实我也有强迫症。
以下摘自武志红《巨婴国》:
人性很复杂,但它的基本逻辑很简单: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能被看到,就变成了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与创造力;如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色的、死的能量,如怨恨与破坏力。当一个人整个能量体都被看到,生命就得以证悟。由此可以说,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差别只在于,是否被看到。并且,最初都是在关系中被别人看到,而后自己将这一点内化,就可以自我觉知了。所以,人不能长久处在孤独中,长久的孤独就等于能联系从未被看见,就等于是我们以为的彻底黑暗,彻底死亡。更详细一点的阐述是:作为一个能量体,人需要向外界延展自己,就犹如一个张宇,不断伸展自己能力的触角,能量伸展有各种各样的,如爱、欲望、表达、创作等。这一个具体的伸展,如被看见,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被其他能量体接住,链接由此建立,而这股能量得到祝福。它本来就是中性的、灰色的,但被祝福后,就变成了亮色的、生的能量,即正能量,就可以人性化地去表达;而这一个具体的伸展如果不被看见,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没有被其他能量体接住,那“诅咒”就会发生,它会从中性的,会死的,变成黑色的能量,也即负能量、攻击性,然后会以破坏性的方式去表达。黑色的生命力,或攻击性,它如果向外表达,就变成了对其他人的一个攻击,如怨恨、愤怒、鄙视、讽刺等;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箱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等。如总是向内攻击自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但是黑色的生命力,如再次被看见,那么他又会转化成亮色的生命力。
很多人身上,既看不到正能量,也看不到负能量,他们活得如同一个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其真实情形时,他们心中藏着自己大量的黑色生命力,这让他们惧怕,并将这些黑色的生命力封冻起来。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活出自己,成为一个饱满的能量体呢?首先需要深切地懂得,那一个个干瘪的身体是怎么回事,他们体内藏着什么用的黑色生命力。并且,这些黑色生命力不能被灭掉,其实也灭不掉,而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和接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如是说:“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巨婴,即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多数国人都是巨婴。6岁前的婴儿,会有几个主要心理特征,包括共生、全能自恋、偏执分裂。
共生,小婴儿处于一种混沌、未分化的状态,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混在一起的,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特别是,他和妈妈,构成了一个身体与心理的共同体。特别关键的是,在这个混沌的、合一的共同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算,而这个人当然最好是自己。这就构成了共生中的各种冲突,即“共生绞杀”。在中国,病态共生非常常见,如大家庭、没有界限、拒绝AA制、以己度人、统一思想……
全能自恋,是婴儿和巨婴的最核心心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复杂难处,这是最根本的。6个月前的婴儿觉得,我是神,我无所不能,世界应该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自己。在任何一个共同体内,巨婴们都在争夺唯一说了算的话语权,一旦占据了这个话语权,就会要求共同体内的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医院来,这一点能实现时,就有神一般的感觉,当这一点被打皮试,就有魔一般的雷霆之怒。
偏执分裂:是6个月前,特别是3个月前的小婴儿必然会有的心理。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二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用意见不能并存……偏执家分裂,则成了:我是好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是坏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婴儿活在极端队里的两种感觉里,一旦被照顾得很好,他的全能自恋就得到了满足;一旦没被照顾好,他就陷入彻底无助中,同时也会生出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或者自己。婴儿必须把围绕着无助、暴怒的破坏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能力容纳这份“坏”,一旦他认为,这份“坏”是我的,他的脆弱的自我就会分崩离析。
——我们需要承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深深地理解和接纳,然后从这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