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一定缺不了仪式,没有值得铭记的仪式,人生会显得太平淡,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只是为了“活”而活,没有了“生”的趣。
明天既是教师节又是中秋节,让人忍不住想对身边的同事、家人们道一句吉祥话,其实前段发生的一些事让“快乐”变成了一种渴望,这几天有一些经历让人觉得这人间仍值得、未来或许还是可以期待的。
今年是自己过的第十一个教师节,本来应该是平淡的,就像这些年自己没有多少雄心壮志,没有经过太多的惊涛骇浪。可是今年六月底、七月初发生了一件事情,突然让我开始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这个暑假异常热,我的心情也始终烦躁。已经很长时间不做梦了,七月的一个晚上居然在惊恐中醒来,梦到了老家的老房子的承重墙倒了。两个月节食、锻炼这种自我折磨的事情已经被抛之脑后,恍恍惚惚不可终日,没有完整地看完一部剧,没有放松地玩过半天游戏,好多书都拆开翻两页即搁置,很多文章只开了个头未写完。
开学前几天,因为自己孩子分班的事情,家里面很不平静。一些多年沉积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全都暴露出来了。旧的家族观念的崩塌,对亲情家庭的重新构建都在这短短几天完成。用心力憔悴来形容这几天的自己再适合不过。
为什么喜欢小孩子们?因为他们真得很天然,鲜有伪饰。多少次晚上回到家,儿子扑过来,用脆生生的声音喊“爸爸!你回来啦!”即使再烦再累,也忍不住要笑着对他大声答应“唉!”有一天晚上,真得太累了,居然在沙发上睡着了。深夜,儿子起夜,走到我的身边。我迷糊地醒了,看着他。他声音很不清楚地说:“爸爸,你肚子都没有盖起来。”他把沙发上的一个垫子放在我肚子上,然后走到卧室继续睡了。我看了一下时间,那时候是三点钟。
学生们又何尝不是。你用真心对待他们任何一个,他们会记在心里。前几天已经有学生成群结队地到我办公室来,可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心态见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话。承认自己不行,不配带他们?我做不到。说自己舍不得不甘心,也太儿女情长,不像我自己了。今天十三班二十个同学来办公室,大多带着青春的笑脸,说着顽皮的话,也有女孩子红着眼。他们重复着以前上课的一些“金句”,我只能苦涩地笑。我只能说与你们错过,是人生的一件憾事。桌子摆满他们送的卡片,更有同学记得我曾在课堂上提过《山海经》,我不在的时候,他居然买来摆在我的桌上。这些都沉甸甸地压在心上,既沉重又觉得充实。现在的学生有写藏头诗的,还有班级全体创作祝福语的,都是未来射进现实的光,象征着希望,代表那里是前进的方向。
明天是中秋,月亮正该圆且亮,偶尔也会有云遮蔽。世间多半该团圆,而很多人也不能如愿。无论什么情况,借月寄托相思,表达爱,是应该的。
祝大家双节快乐!还有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