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好像所有的行业都不是很景气,经济下行,行业内卷,钱好像越来越难赚。单位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里,苦苦挣扎。如此急转直下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寒冬中寻求生存之道。
大势之下,“忍得住,活下去”成为业内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此的念头也逐渐成为一直盘旋在我心头的执念。
近来得闲,重读余华的《活着》,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的一部小说,也看过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小说悲凉的主线,波澜不惊的叙述,每次都能引起心灵的共鸣,或有所得。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福贵的命运,以及他在苦难中的生存与希望。福贵,地主家的阔少爷,年轻时好赌成性,将家里的豪宅和所有的田地都输在赌桌上了,父亲被活活气死。一贫如洗后的他从此一改陋习,与家人过上平淡的日子。岂料不久,又被抓去当了国军。等他从部队回到家,母亲离世,女儿凤霞高烧之后失聪,家里的长子有庆也长大了,家珍对富贵说你回来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世事无常又遇上闹饥荒,富贵一家人最终艰难地活下来。接下来的日子,一次为县长夫人献血,长子有庆死了。后来女儿凤霞结婚了,生孩子时却因为产后大出血死了,福贵的妻子也因此撑不住打击与世长辞,女婿二喜是个搬运工,也因意外死亡,最后的不幸是,外孙苦根竟然因为吃豆子噎死了,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纵观福贵的一生,与他的名字恰恰相反,好像从来并没有“福”,也没有“贵”。在我们看来,福贵荒唐悲怆的一生经历了家族的破碎、饥荒的肆虐、战争的蹂躏、革命的浩劫,从青涩少年到白发苍苍,生离死别这个沉重的话题,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波接一波,在福贵身上一直上演着,他亲眼目睹了身边七个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坎坷和苦难仿佛永无止境。就像余华老师在自序里所写道的那样:“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默默承受并忍受着这一切,然后活下来的福贵却说到:“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在作者质朴无华的叙述中,让人不由感受到主人公面对生活的冷静和面对生活的安详,这是一种生命傲然屹立的挺拔姿态,因为即便命运对他施加如此多的苦难,他也要依然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只为活着而活着。
人生中的苦难是常态,命运往往在你感到得意的时候,突如其来给你致命一击。逃避退缩只能换来另一场困境,甚至让自己濒临绝路。但乐观的人总是选择接受、面对并解决。每当生活以痛吻我,我们却要报之以歌,如此最终活出了另一片天地,某一日蓦然回望,生命中的那些难关终将成为过往云烟。
福贵的故事也许就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缩影,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体悟生命的意义,会明白战胜苦难的终究要靠坚忍和乐观。这些看似命运施加的鞭打实则是对于人生的考验,活着的意义因为苦难而显得更加深刻。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比活着更艰难,也没有什么事情比活着更美好。
所以一个人无论面对何种艰难的境遇,都不要轻易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保持一份向阳生长的勇气和动力,勇敢地跨过去,才能到达更加广阔的天地。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那些无法逆转的时光告诉我们,在悲怆的世界里,持一份热爱、尊重和对生活的珍惜,坚忍地活着,一切苦难终会过去。只要还拥有生命,便有希望。这是《活着》对我们的启示,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