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小说,本质上是抽象思维,但表现形式却是形象思维。这就要求小说必须要有形象性、故事性等基本特征。任何主题都是隐藏在表象之下的。
十四章应该是全书的华彩乐章之一,芮小丹与丁元英在此终于走到一起。大多剧评认为,这一章写得很精彩,而我的观点是,文本基本达成了作者的表达意图,但在艺术性上差距甚远。
读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既然小晚看不上这本书,为啥还要读?
其实,这本书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小晚读书秉持批判观点,精彩之处不吝赞美,不足之处亦直言指出,这才是对阅读这件事本身的尊重。假如这世上几无绝对的纯粹,那么,至少阅读应该是纯粹、本真的。
之所以说在艺术性上有差距,原因有二。
一是感情推进没有做到丝丝入扣。芮小丹对丁元英的爱不明不白,丁元英对芮小丹究竟抱着何种感情,更是交代不清。除了那次众人围攻丁元英的夜宴,几乎完全缺失两人感情的互动,心理的剖析也相当单薄。正是由于感情推动上的薄弱,导致芮小丹窑厂追凶死里逃生时,突然给丁元英拨打的那个电话有些莫名其妙,也使得两人突然的亲密亲热与先前的若即若离落差太大,缺少真实感。
二是人物形象塑造有所欠缺。该书推进情节大量使用对话,但恰恰就是在对话描写上存在不足。最大的不足是对话同质化,让人感觉不是芮小丹和丁元英在交谈,而是作者化身二人后自言自语。这就是人物塑造上的差距,尤其没有给芮小丹这个角色的谈话贴上标签,缺少辨识度。再一个就是对话抽象化。两人的谈话充满了思想性、哲学性、逻辑性,但缺少生活性、真实性,有些生硬,似乎仅仅成为了作者表达其思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