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跟孩子说话他们总是不听,最后你被气得大吼大叫,引来的要么是孩子的对抗,要么是一问三不知。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你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常常会提出“圈套式”问题?与孩子保持亲密的沟通,需要我们有“启发式提问”的技巧。
第一现场 你遇到的挑战
眼看时针快要指向9点了,但是豆豆的作业还没有写完,如果不能准时睡觉,那第二天即使按时起床了,一整天精神也不会很好。想到这里,豆豆妈妈忍不住催豆豆:“你快点把作业写完,再磨蹭就不能按时上床睡觉了。”豆豆回应一声:“好”,但仍然不紧不慢地玩着手里的笔。豆豆妈妈气不打一处来,开始加大声音:“不要玩那个笔了,抓紧写作业,没时间了。”豆豆干脆把笔一 放,说:“妈妈,我不会写。”豆豆妈妈抓过作业一看,是抄写生字,瞬间气不打一处来, 冲豆豆大吼:“你是不是脑子蠢啊,照着抄你不会?快点写,不写你就别上学了!"豆豆眼里盈满了泪花......
情绪暂停角 吼叫是自我情绪的控制,好好说话有办法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对孩子发火,为什么我们在吼孩子的时候,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一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性格
认知
处事方式
解忧小工具--启发式提问
在情绪暂停角,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需要尊重、信任和爱的,也说到了如何说,孩子才更愿意听。那么究竟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既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又能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避免孩子走弯路呢?启发式提问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案例: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在讲座和课堂上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个例子,她说: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是什么原因想让你那么去做呢? "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又跟着问一句:“哪你觉得你会怎么想自己呢? ”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了一 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什么是启发式提问?
不带提问人自己预设答案和导向
问题要有开放性
比方说问孩子:
跟我说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当时是什么感觉呢?
那你对这个事情怎么想?
有什么打算吗?
要是下次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办?还有吗?还有别的补充的地方吗?
课后实践
相信每个妈妈都有吼叫的经历,哪怕在99%的时间里,你都是一个女神妈妈。
要知道,小孩子这个物种在人类当中着实属于一种神奇,他前一秒可以让你心花怒放,后一秒就能让你怒火中烧。
妈妈们,想想看,你都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形下,向你的宝宝展现过河东狮吼的威力呢?宝宝们都是何等反应?是惊骇?还是呆傻?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是历练出一个顶嘴大王?
写出你最崩溃的一刹那,以及当时孩子的反应。学完启发式提问之后,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你会怎么做?怎么说?